| 摘要 | 第8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| 1.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1.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11页 |
| 1.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1.2 课题研究的范围界定、目的和理论基础 | 第12-14页 |
| 1.2.1 课题的范围界定和目的 | 第12-13页 |
| 1.2.2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3-14页 |
| 1.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| 第14-17页 |
| 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| 1.4 研究的方法和流程 | 第17-19页 |
| 1.4.1 研究的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1.4.2 研究的流程 | 第18-19页 |
| 1.5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| 第2章 城市入口建筑物的城市标识性研究的概述 | 第20-24页 |
| 2.1 城市入口建筑物作用 | 第20-21页 |
| 2.1.1 地理位置 | 第20页 |
| 2.1.2 城市功能 | 第20-21页 |
| 2.1.3 环境效益 | 第21页 |
| 2.2 城市入口建筑物和标识性的概念 | 第21-23页 |
| 2.3 城市入口建筑物形态分类 | 第23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| 第3章 城市入口建筑物标识性表达的影响因素及设计要求 | 第24-36页 |
| 3.1 城市入口建筑物标识性表达的影响因素 | 第24-31页 |
| 3.1.1 建筑材料因素与建筑标识性关系 | 第24-26页 |
| 3.1.2 地形地貌因素与建筑标识性关系 | 第26-27页 |
| 3.1.3 气候因素与建筑标识性关系 | 第27-29页 |
| 3.1.4 民俗风情因素与建筑标识性关系 | 第29-30页 |
| 3.1.5 历史文化因素与建筑标识性关系 | 第30-31页 |
| 3.2 总结城市入口建筑标识性表达的设计要求 | 第31-35页 |
| 3.2.1 城市入口建筑物标识性形式要求 | 第32-33页 |
| 3.2.2 城市入口建筑物标识性的意象需求 | 第33-35页 |
| 3.3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第4章 青岛火车站城市标识性分析实例 | 第36-62页 |
| 4.1 青岛火车站城市标识性的基本分析 | 第36-53页 |
| 4.1.1 青岛火车站城市标识性的意象形成分析 | 第36-42页 |
| 4.1.2 青岛火车站城市标识性的表达形式分析 | 第42-51页 |
| 4.1.3 青岛火车站城市标识性的时代发展 | 第51-53页 |
| 4.2 探寻青岛火车站标识性表达的现存问题及发展策略 | 第53-61页 |
| 4.2.1 分析青岛火车站标识性表达的现存问题 | 第53-60页 |
| 4.2.2 研究青岛火车站标识性发展策略 | 第60-61页 |
| 4.3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62-64页 |
| 5.1 总结城市入口建筑物的城市标识性分析方法和设计策略 | 第62页 |
| 5.2 提出未来城市入口建筑物的城市标识性发展建议 | 第62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65页 |
| 附录 1 | 第65-67页 |
| 附录 2 | 第67-7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 | 第72-73页 |
| 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