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基础医学论文--医用一般科学论文--生物医学工程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生物材料学论文

黏附性人骨形态发生蛋白-2对医用钛金属材料表面的固定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1章 绪论第14-30页
    1.1 骨组织工程学概述第14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骨组织工程学定义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骨组织工程三要素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骨组织工程学医疗应用现况、存在问题和前景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总结第20-21页
    1.2 钛材料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钛材料概述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钛材料表面固定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DOPA序列的发现和黏附机制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总结第25页
    1.3 骨形态发生蛋白(BMP-2)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概述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总结第26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与可行性分析和课题设计方案及预期目标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立题依据与可行性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本课题设计方案及预期目标第28-30页
第2章 黏附性BMP-2 前体的制备和表征第30-52页
    2.1 材料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要仪器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主要试剂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试剂配制第32-34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34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黏附性BMP-2 前体表达工程菌的构建和筛选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含有pET15b的大肠杆菌BL21最适培养条件的确定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发酵及菌体收集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蛋白纯化及复性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目的蛋白的检测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(MALDI-TOF-MS)检测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圆二色光谱(CDS) 检测第43页
    2.3 实验结果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BMP2YKYKY的制备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BMP2YKYKY的表征第48-49页
    2.4 讨论第49-50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50-52页
第3章 固定化钛材料的制备第52-68页
    3.1 实验材料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主要器材和设备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主要试剂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试剂配制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实验多肽和钛材料第54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钛片的清洗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酪氨酸羟化酶法制备黏附性BMP2XKXKX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黏附性实验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(LC-MS/MS)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(ELISA)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钛片的固定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观察固定化钛片表面形态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固定化钛片表面能谱(EDS)检测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9 黏附性BMP-2 固定能力检测第58-60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酪氨酸羟化酶法制备黏附性BMP2XKXKX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黏附性实验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LC-MS/MS结果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ELISA结果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固定化钛片SEM结果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固定化钛片EDS结果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黏附性BMP-2 固定能力检测结果第63-65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65-66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66-68页
第4章 固定化钛材料的生物学研究第68-86页
    4.1 实验材料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主要器材和设备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主要试剂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试剂配制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qPCR引物序列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实验细胞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实验动物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7 实验材料第70-71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法第71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固定化钛片的体外生物学实验第71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固定化钛棒的体内生物学实验第76-77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第77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ALP活性实验结果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荧光素酶检测结果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茜素红染色结果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成骨相关基因的qPCR结果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固定化钛棒的表面形态观察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固定化钛棒钙元素积累第82-83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83-84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84-86页
第5章 研究总结第86-88页
创新点第88-90页
参考文献第90-100页
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0-104页
致谢第104页

论文共10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1,2-二氢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脂质体的抗肿瘤活性筛选研究
下一篇:异鼠李素抗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和分选酶A作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