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10页 |
| 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·理论意义 | 第13页 |
| ·实践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| ·文献评述 | 第17-18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| ·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21-22页 |
|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22-31页 |
| ·代建制的内涵及运行机制 | 第22-26页 |
| ·代建制的内涵 | 第22-23页 |
| ·代建制管理模式的分类 | 第23-24页 |
| ·代建制的运行机制 | 第24-26页 |
| ·公共选择理论 | 第26-27页 |
| ·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7-29页 |
| ·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问题 | 第27页 |
| ·委托代理理论基本模型 | 第27-29页 |
| ·政府与代建单位的博弈分析 | 第29-31页 |
| ·政府与代建单位的一次性博弈 | 第29-30页 |
| ·政府与代建单位的无限次重复博弈 | 第30-31页 |
| 第3章 代建单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1-58页 |
| 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及原则 | 第31-32页 |
| 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| 第31页 |
| 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| 第31-32页 |
| ·评价指标的预选 | 第32-44页 |
| ·评价指标的收集 | 第32-34页 |
| ·指标的汇总与整理 | 第34-35页 |
| ·评价指标的解释及量化 | 第35-43页 |
| ·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| 第43-44页 |
| ·评价指标的确定 | 第44-58页 |
| ·调查问卷的设计 | 第44页 |
| ·访谈对象的权威性分析 | 第44-46页 |
| ·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| 第46-53页 |
| ·评价指标的处理与筛选 | 第53-55页 |
| ·确定最终指标 | 第55-58页 |
| 第4章 基于层次分析与变异系数组合赋权可拓评价模型 | 第58-65页 |
| ·评价指标权重计算模型 | 第58-62页 |
| ·层次分析法赋权模型 | 第58-60页 |
| ·变异系数法赋权模型 | 第60-61页 |
| ·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模型 | 第61-62页 |
| ·代建单位可拓评价模型 | 第62-65页 |
| 第5章 代建单位综合评价及选择的实证研究 | 第65-84页 |
| ·背景介绍 | 第65-67页 |
| ·案例分析 | 第67-84页 |
| ·代建单位指标权重的计算 | 第67-76页 |
| ·代建单位的评价及选择 | 第76-84页 |
| 第6章 代建单位选择机制的完善 | 第84-86页 |
|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6-88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86页 |
| ·尚需研究的内容 | 第86-8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8-9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| 第91-92页 |
| 致谢 | 第92-93页 |
| 附录A 筛选指标调查问卷 | 第93-96页 |
| 附录B 二级指标物元分析节域 | 第96-97页 |
| 附录C 二级指标物元分析经典域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