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中、老年人问题论文

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的伦理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绪论第7-14页
 (一)选题第7-8页
  1. 问题的提出第7页
  2. 学术价值第7-8页
  3. 应用价值第8页
 (二)学术综述第8-14页
  1. 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第8-10页
  2. 国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0-14页
一、精神赡养的伦理价值及其与物质赡养的关系第14-25页
 (一)当前社会背景下精神赡养的深层含义第14-20页
  1. 精神赡养的含义第14-15页
  2. 精神赡养的特点第15页
  3.精神赡养反映了老年人的需要和权利第15-19页
  4.当前我国精神赡养问题的社会背景第19-20页
 (二)精神赡养的伦理价值第20-23页
  1. 精神赡养体现了人道价值的追求第20页
  2. 精神赡养彰显了子女的道德责任第20-21页
  3. 精神赡养丰富了新时代孝道理念的内涵第21-22页
  4. 精神赡养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第22-23页
 (三)精神赡养与物质赡养的关系第23-25页
  1. 物质赡养满足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第23页
  2. 物质赡养为精神赡养提供物质基础第23-24页
  3. 物质赡养是精神赡养的有效表达方式第24页
  4. 精神赡养提升了物质赡养的道德价值第24-25页
二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精神赡养的意义第25-32页
 (一)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精神赡养的伦理意义第25-27页
  1. 精神赡养体现着社会的伦理文明第25-26页
  2. 人口老龄化使精神赡养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第26页
  3. 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凸显了精神赡养问题第26-27页
 (二)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精神赡养的社会意义第27-30页
  1. 精神赡养有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养老问题第27页
  2. 精神赡养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模式面临的挑战第27-29页
  3. 精神赡养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第29-30页
 (三)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精神赡养的家庭意义第30-32页
  1. 精神赡养有利于家庭代际关系的和谐第30页
  2.精神赡养有利于家庭亲情的维护第30-31页
  3. 精神赡养有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第31页
  4.精神赡养有利于解决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第31-32页
三、促进老年人精神赡养的有效途径第32-38页
 (一)社会层面: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体系,注重对老年人的伦理关怀第32-34页
  1. 设立促进老年人交流的养老机构第32页
  2. 建立老年人精神疏导站第32-33页
  3. 建构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的社区组织第33页
  4. 完善老年大学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第33-34页
 (二)家庭层面:提升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认识,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要第34-36页
  1. 重视对老年人的人格尊重第34页
  2. 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第34-35页
  3. 加强与老年人感情上的沟通第35页
  4. 立足于对老年人生活上的关心第35-36页
 (三)个体层面: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,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第36-38页
  1. 老年人应改变“养儿防老”的旧观念第36页
  2. 老年人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第36页
  3. 老年人应实现自我慰籍第36-37页
  4. 老年人应保持良好的心态,增进身心健康第37-38页
结语第38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2页
 (一)著作第39页
 (二)期刊第39-40页
 (三)论文第40-42页
致谢第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日本女性工作与家庭兼顾问题研究
下一篇: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--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