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行业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21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4-18页 |
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5-17页 |
·国内外文献评述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9页 |
·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创新点 | 第20-21页 |
2 供应链融资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1-28页 |
·供应链与供应链融资 | 第21-25页 |
·供应链的概念 | 第21-22页 |
·供应链融资的产生与发展 | 第22-23页 |
·供应链融资的优势分析 | 第23-25页 |
·供应链融资的相关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信贷配给理论 | 第25页 |
·交易成本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自偿性贸易融资理论 | 第26页 |
·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| 第26-28页 |
·供应链风险管理理论 | 第26-27页 |
·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理论 | 第27-28页 |
3 食品行业供应链融资发展状况分析 | 第28-40页 |
·食品行业融资状况 | 第28-33页 |
·食品行业发展现状 | 第28-30页 |
·食品行业融资需求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食品行业融资困境 | 第31-32页 |
·食品行业融资困境成因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食品行业供应链融资的必要性 | 第33-35页 |
·食品行业供应链结构体系 | 第33-34页 |
·食品行业供应链融资的特点 | 第34-35页 |
·食品行业供应链融资的必要性 | 第35页 |
·食品行业供应链融资的主要模式 | 第35-40页 |
·采购阶段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运营阶段的融通仓融资模式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销售阶段的保兑仓融资模式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三种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对比分析 | 第38-40页 |
4 食品行业供应链融资风险分析 | 第40-48页 |
·食品行业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| 第40页 |
·食品行业供应链融资的法律风险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食品行业供应链融资的操作风险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操作风险的原因 | 第41-42页 |
·操作风险的管控措施 | 第42页 |
·食品行业供应链融资的信用风险分析 | 第42-46页 |
·信用风险的原因 | 第43-44页 |
·信用分析的测度模型 | 第44-46页 |
·不同供应链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析 | 第46-48页 |
5 食品行业供应链融资风险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 | 第48-63页 |
·主成分分析和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构建 | 第48-49页 |
·构建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9-53页 |
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| 第49-50页 |
·具体的评价指标 | 第50-53页 |
·实证分析 | 第53-58页 |
·样本的选取 | 第53页 |
·主成分分析 | 第53-56页 |
·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| 第56-58页 |
·实证结果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案例应用 | 第59-63页 |
·食品行业供应链融资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 | 第59-60页 |
·传统融资模式下食品行业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估 | 第60-61页 |
·不同评价模式的对比分析 | 第61-63页 |
6 结论与建议 | 第63-67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63-64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64-66页 |
·宏观环境层面 | 第64页 |
·银行等金融机构层面 | 第64-65页 |
·融资企业自身层面 | 第65-66页 |
·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66-67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66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1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