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
| 摘要 | 第1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| 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页 |
| ·文献回顾 | 第11-17页 |
| ·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研究 | 第12-13页 |
| ·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研究 | 第13-15页 |
| ·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改革研究 | 第15-16页 |
| ·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内容 | 第17-19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7-18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| 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9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19页 |
| ·本文创新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| 第19-21页 |
| 第2章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 | 第21-27页 |
| 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1-24页 |
| ·失地农民的内涵 | 第21页 |
| ·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定义及内涵 | 第21-24页 |
| ·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 | 第24-27页 |
| ·纳克斯“贫困恶性循环”理论 | 第24页 |
| ·缪尔达尔“循环累计因果关系”理论 | 第24-25页 |
| ·福利经济学理论 | 第25页 |
| ·土地换保障理论 | 第25-27页 |
| 第3章 南京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 | 第27-39页 |
| ·南京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发展 | 第27-28页 |
| ·基于抽样调查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概况 | 第28-36页 |
| ·调研区域概况与调查样本选取 | 第28-29页 |
| ·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 | 第29-31页 |
| ·政府对失地农民提供的保障措施及农户认知 | 第31-34页 |
| ·调查对象的社会保障现状 | 第34-36页 |
| ·基于样本调查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供需分析 | 第36-39页 |
| 第4章 南京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及原因 | 第39-45页 |
| ·南京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9-41页 |
| ·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41-45页 |
| ·根本原因:城乡二元结构 | 第41-42页 |
| ·重要原因:土地制度缺陷 | 第42-45页 |
| 第5章 南京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经验借鉴 | 第45-51页 |
| ·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经验借鉴 | 第45-48页 |
| ·嘉兴经验 | 第45-46页 |
| ·重庆经验 | 第46页 |
| ·北京经验 | 第46-47页 |
| ·上海经验 | 第47页 |
| ·国内现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经验的比较借鉴 | 第47-48页 |
| ·国外失地农民补偿与保障方式 | 第48-51页 |
| ·英国方式 | 第48页 |
| ·美国方式 | 第48-49页 |
| ·德国方式 | 第49页 |
| ·日本方式 | 第49-50页 |
| ·对南京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启示 | 第50-51页 |
| 第6章 南京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建议 | 第51-59页 |
| ·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原则 | 第51-52页 |
| ·南京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模式构建 | 第52-55页 |
| ·失地农民养老保障 | 第52-53页 |
| ·失地农民医疗保障 | 第53页 |
| ·失地农民就业保障 | 第53-54页 |
| ·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| 第54-55页 |
| ·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 | 第55页 |
| ·南京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配套制度创新 | 第55-57页 |
| ·完善征地制度,明确土地产权 | 第55-56页 |
| ·建立征地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| 第56页 |
| ·建立失地农民心理调适机制 | 第56-57页 |
| ·小结 | 第57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