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财政、国家财政论文--中国财政论文--国家公债、债券、外债论文

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及风险探究

内容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第1章 导论第10-19页
   ·本文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·选题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2-16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概况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概况第14-16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结构及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·论文结构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7页
   ·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创新之处第17-18页
     ·不足之处第18-19页
第2章 地方政府信用的相关理论第19-25页
   ·公共物品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·财政平衡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·委托代理理论第21-23页
   ·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理论第23-25页
第3章 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历史与现状第25-37页
   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含义与特点第25-27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含义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特点第26-27页
   ·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制度背景第27-29页
   ·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历程第29-31页
   ·我国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现状第31-37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扩张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流动性风险显现第32-34页
     ·结构单一、分布不合理第34-37页
第4章 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测量及成因第37-47页
   ·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测量第37-43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指标第37-39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信号系统参照第39-41页
     ·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——以天津为例第41-43页
   ·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  ·财税体制不健全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缺乏应有约束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地方融资平台非市场化运作第46页
     ·官员政绩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冲突第46-47页
第5章 国外地方政府的融资特点与经验借鉴第47-52页
   ·国外地方政府的融资特点第47-50页
     ·美国地方政府融资的特点第47-48页
     ·日本地方政府融资的特点第48页
     ·欧盟国家政府融资的特点第48-50页
   ·国外地方政府融资的经验借鉴第50-52页
     ·建立符合国情的债务管理体系第50页
     ·完善法律规范第50-51页
     ·运用债务风险预防体系加以监管第51-52页
第6章 加强我国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管理的建议第52-59页
   ·推进财税体制改革,转变地方政府职能第53-55页
     ·财税体制的重新思考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合理定位政府职能第54页
     ·重新划分收入结构第54-55页
   ·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及信用评级体系第55-56页
     ·促进政府债务显性化第55页
     ·量化政府债务考核制度第55页
     ·完善信用评级体系第55-56页
   ·建立由政府控股,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的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第56-57页
   ·区别对待,加强融资管理第57-58页
   ·借鉴国际经验,拓宽融资渠道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2页
后记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增值税“扩围”改革的经济影响分析
下一篇: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选择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