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台油田梧桐沟组地震储层预测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4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7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7-10页 |
·扇三角洲前缘相研究概况 | 第8-10页 |
·地震储层预测研究概况 | 第10页 |
·论文的理论依据、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| 第10-12页 |
·地层格架 | 第11页 |
·沉积相研究 | 第11页 |
·储层预测 | 第11-12页 |
·主要工作量 | 第12页 |
·研究成果及认识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14-18页 |
·研究区构造位置 | 第14-15页 |
·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| 第15-16页 |
·区域地层特征 | 第16-18页 |
第3章 地层格架 | 第18-26页 |
·地层层序 | 第18-19页 |
·砂层组特征 | 第19-26页 |
·砂层组划分方法 | 第19-24页 |
·地层划分结果 | 第24-26页 |
第4章 沉积微相特征 | 第26-40页 |
·物源分析及沉积背景 | 第26-28页 |
·物源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沉积背景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沉积微相标志 | 第28-34页 |
·地质相标志 | 第29-32页 |
·测井相标志 | 第32-34页 |
·沉积微相划分 | 第34-35页 |
·剖面沉积相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沉积优势微相平面展布 | 第37-40页 |
·砂岩平面分布特征 | 第37-38页 |
·沉积优势微相特征 | 第38-40页 |
第5章 储层特征及预测 | 第40-73页 |
·储层特征分析 | 第40-43页 |
·岩性特征 | 第40页 |
·孔隙特征 | 第40-41页 |
·物性特征 | 第41-42页 |
·岩石物理特征 | 第42-43页 |
·储层预测 | 第43-73页 |
·油层精细标定 | 第43-44页 |
·预测方法 | 第44-55页 |
·圈闭特征刻画 | 第55-73页 |
第6章 地质综合评价 | 第73-77页 |
·油气藏分布特征 | 第73-74页 |
·储盖组合特征 | 第74页 |
·油气藏类型 | 第74-75页 |
·有利目标区评价 | 第75-77页 |
结论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2页 |
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成果及参与项目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