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7页 |
·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创新与不足 | 第12-13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3-17页 |
·PPP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·PPP模式财政风险的概念界定 | 第14-17页 |
2 理论基础 | 第17-21页 |
·公共选择理论 | 第17页 |
·公共物品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契约理论 | 第18-21页 |
3 PPP在我国的发展及其风险分析 | 第21-27页 |
·PPP探索阶段风险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PPP试点阶段风险分析 | 第22-24页 |
·PPP发展阶段风险分析 | 第24页 |
·PPP高潮阶段风险分析 | 第24-27页 |
4 PPP模式蕴含的财政风险 | 第27-37页 |
·PPP模式财政风险产生背景 | 第27-29页 |
·PPP模式财政风险产生原因 | 第29-37页 |
·由PPP合同体系不完善导致的财政风险 | 第29-30页 |
·由PPP法律体系不健全导致的财政风险 | 第30-33页 |
·由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财政风险 | 第33-37页 |
5 国内外PPP模式发展历程中的失败案例及其财政风险分析 | 第37-47页 |
·温州某污水处理厂项目 | 第37-39页 |
·案例情况 | 第37页 |
·财政风险分析 | 第37-39页 |
·南京长江三桥 | 第39-41页 |
·案例情况 | 第39-41页 |
·财政风险分析 | 第41页 |
·印第安纳州收费公路 | 第41-43页 |
·案例情况 | 第41-42页 |
·财政风险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德国罗斯托克瓦诺隧道项目 | 第43-47页 |
·案例情况 | 第43-45页 |
·财政风险分析 | 第45-47页 |
6 防范财政风险需采取的政策措施 | 第47-51页 |
·加快PPP立法进度,建立国家层面PPP法律法规 | 第47页 |
·建立高效率的PPP退出机制 | 第47-48页 |
·由财政部门主导建立PPP保障基金 | 第48页 |
·通过合同严格控制融资成本 | 第48-49页 |
·财政承受力评估与长期贷款优惠双管齐下 | 第49页 |
·区分PPP模式中政府的“双重身份”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7页 |
后记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