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混凝土抗冻性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混凝土抗盐冻性能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碳化对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·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4-17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技术路线图 | 第15-17页 |
2 现场调查与试验设计 | 第17-31页 |
·西北平原灌区混凝土环境调查 | 第17-20页 |
·水样分析 | 第18-19页 |
·土样分析 | 第19页 |
·混凝土残渣XRD衍射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试验原材料及配合比 | 第20-23页 |
·试验原材料 | 第20-22页 |
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| 第22-23页 |
·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| 第23-25页 |
·试验仪器及设备 | 第25-27页 |
·试验检测指标 | 第27-29页 |
·质量测定 | 第27-28页 |
·动弹模量测定 | 第28-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3 硫酸盐侵蚀对混凝土抗冻耐久性影响研究 | 第31-46页 |
·试验目的及试验方法 | 第31-32页 |
·试验目的 | 第31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1-32页 |
·试验结果分析 | 第32-45页 |
·盐冻试验下混凝土试件动弹模量变化 | 第32-38页 |
·盐冻试验下混凝土试件质量损失率变化 | 第38-43页 |
·混凝土试件外观变化 | 第43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4 碳化作用对混凝土抗盐冻耐久性影响研究 | 第46-58页 |
·试验目的及试验方法 | 第46-47页 |
·试验目的 | 第46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6-47页 |
·试验结果分析 | 第47-57页 |
·碳化后盐冻试验下混凝土试件动弹模量变化 | 第47-52页 |
·碳化后盐冻试验下混凝土试件质量损失率变化 | 第52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5 基于灰关联度法进行混凝土抗冻耐久性影响因素评价 | 第58-69页 |
·基于灰关联度法的混凝土抗冻耐久性影响因素评价 | 第58-66页 |
·灰色关联度性质 | 第58页 |
·灰色关联度模型 | 第58-60页 |
·各影响因素与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关联度分析 | 第60-66页 |
·灰色关联度计算结果 | 第66-67页 |
·各影响因素与相对动弹模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 | 第66页 |
·各影响因素与质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 | 第66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6 基于粗糙集理论进行混凝土抗冻耐久性影响因素评价 | 第69-86页 |
·粗糙集理论 | 第69-72页 |
·知识与知识库 | 第69-70页 |
·近似与粗糙集 | 第70-72页 |
·基于信息熵的权重计算 | 第72-76页 |
·属性约简和相对应核的定义 | 第72-73页 |
·基于粗糙集的条件信息熵的权重确定方法 | 第73-74页 |
·权重计算步骤 | 第74-75页 |
·粗糙集软件ROSETTA介绍 | 第75-76页 |
·基于粗糙集理论研究混凝土抗冻耐久性影响因素权重计算 | 第76-84页 |
·构建影响因素与混凝土耐久性指标的决策信息表 | 第76-80页 |
·混凝土抗冻耐久性影响因子重要度及权重计算 | 第80-8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4-86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86-88页 |
·结论 | 第86页 |
·展望 | 第86-8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8-89页 |
一、参加项目情况 | 第88页 |
二、发表论文情况 | 第88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