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| ·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9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9-12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| 第11-12页 |
| ·论文的基本思路、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和局限 | 第12-13页 |
| ·论文的基本思路 | 第12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·论文可能的创新和局限 | 第13页 |
|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13-17页 |
| ·农民收入及其分类 | 第13-14页 |
| ·家庭经营收入 | 第13-14页 |
| ·工资性收入 | 第14页 |
| ·财产性收入 | 第14页 |
| ·转移性收入 | 第14页 |
| ·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4-17页 |
| ·人力资本理论 | 第14-15页 |
| ·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| 第15-17页 |
| ·刘易斯“二元经济”理论 | 第17页 |
| 第三章 山西省农民收入的历史变迁和现状概要 | 第17-26页 |
| ·近年来农民收入的社会环境变化 | 第17-23页 |
| ·经营方式变化 | 第18-19页 |
| ·农耕地利用方式变化 | 第19-21页 |
| ·农业补贴政策变化 | 第21-23页 |
| ·山西省农民当前收入现状 | 第23-26页 |
| ·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状况 | 第24-25页 |
| ·农民工资性收入状况 | 第25-26页 |
| ·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状况 | 第26页 |
| 第四章 制约山西省农民增收的原因分析 | 第26-35页 |
| ·农业现状概述 | 第26-29页 |
| ·自然气候条件以及地域特征 | 第27页 |
| ·土地利用现状 | 第27-28页 |
| ·各种农作物构成概况 | 第28-29页 |
| ·近年农民收入构成分析 | 第29-31页 |
| ·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·家庭经营性收入分析 | 第30页 |
| ·工资性收入分析 | 第30-31页 |
| ·阻碍农民增收的原因分析 | 第31-35页 |
| ·社会保障制度 | 第31-32页 |
| ·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 | 第32-33页 |
| ·农民自身整体文化素质 | 第33-35页 |
| 第五章 经典案例分析 | 第35-44页 |
| ·山西省孝义市农民增收状况分析 | 第35-40页 |
| ·孝义市概况 | 第35页 |
| ·创新:资源循环型农业 | 第35-37页 |
| ·大力降低生产性收入比重 | 第37-38页 |
| ·多方出击力争收入多样化 | 第38-40页 |
| ·山西省兴县农民收入限制因素分析 | 第40-42页 |
| ·兴县近年农民收入概况 | 第40-41页 |
| ·自然条件制约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 | 第41页 |
| ·工业基础薄弱,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| 第41-42页 |
| ·实现兴县促进农民增收的总体思路 | 第42页 |
| ·孝义市和兴县对于农民增收问题的启示 | 第42-44页 |
| 第六章 促进山西省农民增收的可行性建议 | 第44-53页 |
| ·山西农民收入增长的总体思路 | 第44-45页 |
| ·农民增收的制度性保障措施 | 第45-48页 |
| ·打破城乡二元制经济壁垒,积极推进城镇化改革 | 第45-46页 |
| ·科教兴农与人才强农并举 | 第46页 |
| ·大力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| 第46-48页 |
| ·山西省农业政策概述 | 第48-49页 |
| ·山西省农民具体增收方式的探究 | 第49-53页 |
| ·家庭经营性性收入 | 第49页 |
| ·工资性收入 | 第49-51页 |
| ·财产性收入 | 第51-52页 |
| ·财政性和转移性收入 | 第52-53页 |
| 结论 | 第53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9页 |
| 作者简介以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清单 | 第59-60页 |
| 后记 | 第60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