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·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6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6页 |
·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方法 | 第16-19页 |
·研究的基本框架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相关的概念和理论 | 第19-24页 |
·概念界定和内涵阐释 | 第19-22页 |
·地方政府治理 | 第19-20页 |
·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| 第20-22页 |
·相关的理论 | 第22-24页 |
·新公共服务理论 | 第22页 |
·善治理论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安徽省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现状 | 第24-30页 |
·优化职能配置和简政放权,多元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| 第24-25页 |
·加快法治和法制建设,依法行政取得重大进展 | 第25-26页 |
·强化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,政府的透明度不断增强 | 第26-28页 |
·推进应急管理系统建设,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健全 | 第28-29页 |
·加强干部队伍建设,履职能力进一步提升 | 第29-30页 |
第4章 安徽省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困境 | 第30-35页 |
·政策执行力不够 | 第30-31页 |
·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不足 | 第31-32页 |
·政府透明度和公信力仍需提高 | 第32-33页 |
·公共危机应对能力有待提升 | 第33-34页 |
·公务员的整体素质有待加强 | 第34-35页 |
第5章 国内外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及启示 | 第35-41页 |
·新加坡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 | 第35-37页 |
·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 | 第35-36页 |
·建立优秀的人才队伍 | 第36页 |
·加强反腐工作 | 第36页 |
·畅通政府与民沟通渠道 | 第36-37页 |
·广东省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举措 | 第37-39页 |
·简政放权,权力阳光运行—顺德深化行政审批改革 | 第37页 |
·协同合作,社会和谐发展—珠海创新治理“三大平台” | 第37-38页 |
·依法依规,法治建设持续推进—惠州基层“法制副主任” | 第38页 |
·倾听民意,公信力稳步上升—阳江网络问政强监督 | 第38-39页 |
·国内外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对安徽省的启示 | 第39-41页 |
·强化治理理念,形成政府和市场多元合作治理的新局面 | 第39页 |
·加强反腐倡廉工作,提升政府的执行力 | 第39-40页 |
·创新治理模式,提高政府公共权力的运行效率 | 第40页 |
·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,提高政府精英治理的水平 | 第40-41页 |
第6章 安徽省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路径研究 | 第41-49页 |
·加强市场引导,提升协同治理的能力—实现治理民主化 | 第41-42页 |
·健全社会服务平台 | 第41页 |
·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| 第41-42页 |
·推进法治进程,提高法治建设的能力—实现治理法治化 | 第42-43页 |
·加快立法建设 | 第42页 |
·规范行政执法 | 第42-43页 |
·落实权责清单制度 | 第43页 |
·加强普法宣传 | 第43页 |
·优化财政结构,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—实现治理高效化 | 第43-44页 |
·提高政府财政保障能力 | 第43-44页 |
·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资 | 第44页 |
·推动供给主体和方式多元化 | 第44页 |
·强化政务公开,增强透明政府建设的能力—实现治理透明化 | 第44-45页 |
·不断拓宽政务公开的领域 | 第45页 |
·进一步完善舆情回应机制 | 第45页 |
·建全应急管理体系,提升公共危机应对的能力—实现治理有序化 | 第45-47页 |
·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信息平台 | 第46页 |
·畅通各项沟通机制 | 第46页 |
·开展事后评估和应急预练 | 第46-47页 |
·建立精英队伍,提升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—实现治理专业化 | 第47-49页 |
·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 | 第47页 |
·改革公务员考核激励制度 | 第47页 |
·健全公务员培训机制 | 第47-48页 |
·完善公务员监督机制 | 第48-49页 |
第7章 总结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