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络泻血对HCC模型大鼠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(CD3~+T、CD4~+T、CD8~+T的影响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0页 |
| 英文缩略词 | 第10-11页 |
|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11-36页 |
| 综述一 中医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| 第11-22页 |
| 1 中医对HCC病名的认识 | 第11页 |
| 2 中医对HCC病因病机的探讨 | 第11-13页 |
| 3 中医对HCC治疗现状 | 第13-17页 |
| 4 小结 | 第17-1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9-22页 |
| 综述二 肿瘤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| 第22-36页 |
| 1 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关系研究 | 第22-24页 |
| 2 抗肿瘤免疫机制研究 | 第24-28页 |
| 3 肿瘤免疫治疗现状 | 第28-30页 |
| 4 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1-36页 |
| 前言 | 第36-37页 |
|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| 第37-58页 |
| 材料 | 第37-38页 |
| 1 实验动物 | 第37页 |
| 2 实验试剂与耗材 | 第37页 |
| 3 实验仪器 | 第37-38页 |
| 方法 | 第38-44页 |
| 1 实验分组 | 第38页 |
| 2 造模方法 | 第38页 |
| 3 刺血方法 | 第38-39页 |
| 4 各组干预方法 | 第39页 |
| 5 取材 | 第39-40页 |
| 6 观察指标 | 第40-41页 |
| 7 指标检测方法 | 第41-42页 |
| 8 统计学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9 技术路线图 | 第43-44页 |
| 结果 | 第44-50页 |
| 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比较 | 第44页 |
| 2 各组大鼠肝脏形态学变化 | 第44-45页 |
| 3 各组大鼠血清肝功能ALT、ALP、GGT比较 | 第45-46页 |
| 4 各组大鼠血清肿瘤标志物AFP、SF比较 | 第46-47页 |
| 5 各组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较 | 第47-50页 |
| 小结 | 第50页 |
| 讨论 | 第50-58页 |
| 1 关于HCC模型选择的讨论 | 第50-52页 |
| 2 关于穴位选择的讨论 | 第52-53页 |
| 3 关于治疗方法选择的讨论 | 第53-55页 |
| 4 关于刺络泻血疗法对HCC大鼠干预效应的分析 | 第55-58页 |
| 结语 | 第58-60页 |
| 结论 | 第58页 |
| 创新点 | 第58页 |
| 存在问题与不足 | 第58-6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0-65页 |
| 附录 | 第65-66页 |
| 致谢 | 第66-67页 |
|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| 第67-68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