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7-33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7-19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7-18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8-1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9-31页 |
·有序用电实施途径研究现状 | 第19-23页 |
·有序用电方案编制研究现状 | 第23-26页 |
·有序用电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| 第26-28页 |
·电力客户群用电管理研究现状 | 第28-31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31-32页 |
·主要研究创新点 | 第32-33页 |
第2章 电力客户群有序用电基本理论与方法 | 第33-46页 |
·有序用电的主要理论体系 | 第33-36页 |
·有序用电基本概念 | 第33页 |
·有序用电主要内容 | 第33-34页 |
·有序用电管理流程 | 第34-35页 |
·有序用电实际意义 | 第35-36页 |
·有序用电的基本管理框架 | 第36-40页 |
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6-37页 |
·错避峰指标分解 | 第37-38页 |
·有序用电方案编制 | 第38-39页 |
·有序用电执行后评估 | 第39-40页 |
·有序用电方案的编制流程 | 第40-43页 |
·有序用电实施原则 | 第40-41页 |
·有序用电实施方案 | 第41页 |
·有序用电分级预案 | 第41-43页 |
·有序用电实施流程 | 第43页 |
·有序用电的主要实践途径 | 第43-45页 |
·技术途径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经济途径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行政途径分析 | 第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3章 客户群有序用电序位分析与评价模型 | 第46-66页 |
·有序用电用户分类与分组 | 第46-48页 |
·有序用电用户分类 | 第46-47页 |
·有序用电用户分组 | 第47-48页 |
·有序用电序位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8-55页 |
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| 第48-49页 |
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| 第49-50页 |
·有序用电指标体系 | 第50-55页 |
·有序用电序位三角模糊评价模型 | 第55-65页 |
·评价指标预处理 | 第55-57页 |
·三角模糊赋权方法 | 第57-59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59-6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4章 客户群有序用电编制与管理效果评价模型 | 第66-91页 |
·客户群有序用电方案编制方法 | 第66-74页 |
·有序用电方案编制基础 | 第66-67页 |
·有序用电方案编制中的错避峰目标分解 | 第67-69页 |
·用户有序用电用户选择与方案生成 | 第69-74页 |
·客户群有序用电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| 第74-81页 |
·评价指标筛选 | 第74-76页 |
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76-78页 |
·评价指标计算 | 第78-81页 |
·客户群有序用电管理效果评价模型 | 第81-90页 |
·指标集成赋权方法 | 第81-85页 |
·物元可拓评价模型 | 第85-86页 |
·管理效果检验模型 | 第86-87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87-9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0-91页 |
第5章 客户群有序协同虚拟电厂发电调度优化模型 | 第91-119页 |
·客户群与虚拟电厂协调概念 | 第91-95页 |
·客户群用电特性 | 第91-93页 |
·虚拟电厂基本概念 | 第93-94页 |
·客户群与虚拟电厂协调 | 第94-95页 |
·客户群参与虚拟电厂调度优化模型 | 第95-109页 |
·虚拟电厂构成介绍 | 第95-98页 |
·虚拟电厂调度优化模型 | 第98-100页 |
·鲁棒随机调度优化模型 | 第100-102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102-109页 |
·客户群参与虚拟电厂调度效益评价模型 | 第109-118页 |
·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| 第109-111页 |
·虚拟电厂调度效益评价模型 | 第111-115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115-11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8-119页 |
第6章 客户群直接消纳清洁能源发电有序调度优化模型 | 第119-146页 |
·电动汽车用户群有序消纳风电调度优化模型 | 第119-127页 |
·电动汽车用户群用电特性 | 第119页 |
·电动汽车协助风电调度模型 | 第119-122页 |
·多目标调度模型求解 | 第122-123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123-127页 |
·工业用户群有序消纳光伏发电调度优化模型 | 第127-133页 |
·工业用户用电特性 | 第127-128页 |
·工业用户协助光伏发电调度模型 | 第128-131页 |
·光伏发电增量效益分配模型 | 第131-133页 |
·客户群有序消纳清洁能源发电调度优化模型 | 第133-145页 |
·清洁能源发电功率模拟方法 | 第133-136页 |
·客户群有序用电收益分析模型 | 第136-138页 |
·客户群有序消纳清洁能源调度模型 | 第138-140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140-1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5-146页 |
第7章 客户群响应售电商参与发电调度优化模型 | 第146-168页 |
·需求响应理论体系 | 第146页 |
·价格型需求响应 | 第146页 |
·激励型需求响应 | 第146页 |
·需求响应下售电商调度优化模型 | 第146-156页 |
·售电商运营模式分析 | 第146-148页 |
·客户群响应负荷测算模型 | 第148-150页 |
·售电商参与发电调度优化模型 | 第150-151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151-156页 |
·客户群响应售电商调度的效益评价模型 | 第156-167页 |
·系统动力学模型 | 第156-157页 |
·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| 第157-163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163-1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67-168页 |
第8章 研究结果与结论 | 第168-1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70-179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79-180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| 第180-181页 |
致谢 | 第181-18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