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| 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方法、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4-16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| ·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4-16页 |
| 第2章 公共权力寻租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| 第16-25页 |
| ·公共权力寻租的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6-17页 |
| ·租金的界定 | 第16页 |
| ·公权寻租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| ·公权寻租的相关理论 | 第17-21页 |
| ·马克思关于公共权力异化思想的相关论证 | 第17-19页 |
| ·寻租理论 | 第19-20页 |
| ·成本收益理论 | 第20-21页 |
| ·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关概述 | 第21-25页 |
| ·政治体制改革理论概述 | 第21-22页 |
| ·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形成与发展 | 第22-25页 |
| 第3章 中国公权寻租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及特点 | 第25-38页 |
| ·公权寻租的现状及特点 | 第25-32页 |
| ·公权寻租的严峻形势 | 第25-29页 |
| ·公权寻租的特点 | 第29-32页 |
| ·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、问题及特点 | 第32-36页 |
| ·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 | 第32-33页 |
| ·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5页 |
| ·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 | 第35-36页 |
| ·公权寻租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| 第36-38页 |
| 第4章 公权寻租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成因分析 | 第38-44页 |
| ·经济学分析 | 第38-40页 |
| ·经济人的视角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·官员的成本---收益分析 | 第39-40页 |
| ·政治学分析 | 第40-42页 |
| ·政府职能不清的影响 | 第40页 |
| ·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| ·交易政治学的视角分析 | 第41-42页 |
| ·社会伦理分析 | 第42-44页 |
| ·官场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| ·社会转型期价值观转变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第5章 扼制公权寻租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探寻 | 第44-49页 |
| ·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作用 | 第44-45页 |
| ·健全完善制度加强民主监督 | 第45-46页 |
| ·建立科学的官员薪酬机制 | 第46-47页 |
| ·加强官员思想道德教育 | 第47-49页 |
| 第6章 研究结论 | 第49-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52-53页 |
| 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