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缩略语表 | 第1-8页 |
| 摘要 | 第8-11页 |
| Abstract | 第11-14页 |
| 第—部分 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的设计、合成、活性评价及构效关系研究 | 第14-70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23页 |
| ·微管的结构功能 | 第14-15页 |
| ·微管蛋白抑制剂的分类 | 第15-20页 |
| ·秋水仙素结合位点微管蛋白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| 第20-22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| 第22-23页 |
|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设计思路和合成 | 第23-29页 |
| ·设计思路 | 第23-25页 |
| ·化合物库建立 | 第23页 |
| ·对接软件选取 | 第23-24页 |
| ·Discovery Stutio分子对接实验方法 | 第24-25页 |
| ·目标化合物确定 | 第25-29页 |
| ·含1,3-苯并二氧环戊烷的吡唑啉类衍生物 | 第25-27页 |
| ·含吲哚的吡唑啉类衍生物 | 第27-29页 |
| 第三章 体外生物活性研究及构效关系分析 | 第29-41页 |
| ·含1,3-苯并二氧环戊烷的吡唑啉类衍生物活性筛选与构效关系研究 | 第29-33页 |
| ·含吲哚吡唑啉类衍生物活性筛选与构效关系研究 | 第33-39页 |
| ·小结 | 第39-41页 |
| 第四章 实验部分 | 第41-70页 |
| ·化学合成实验 | 第41-66页 |
| ·实验仪器和试剂 | 第41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41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41页 |
| ·含1,3-苯并二氧环戊烷的吡唑啉类衍生物的合成 | 第41-54页 |
| ·合成方法 | 第41-42页 |
| ·目标化合物结构表征 | 第42-52页 |
| ·部分产物晶体结构解析 | 第52-54页 |
| ·含吲哚的吡唑啉类衍生物的合成 | 第54-66页 |
| ·合成方法 | 第54-56页 |
| ·目标化合物结构表征 | 第56-64页 |
| ·部分产物晶体结构解析 | 第64-66页 |
| ·生物活性实验 | 第66-70页 |
| ·细胞毒性实验 | 第66页 |
| ·抗肿瘤细胞增殖实验 | 第66-68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66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66-68页 |
| ·微管蛋白聚合实验 | 第68页 |
| ·细胞凋亡实验 | 第68-69页 |
| ·细胞周期实验 | 第69页 |
| ·免疫荧光实验 | 第69-70页 |
| 第二部分 human nNOS选择性抑制剂的设计,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| 第70-99页 |
| 第五章 文献综述 | 第70-77页 |
| ·NOS的结构、分类和功能 | 第70-71页 |
| ·nNOS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| 第71-76页 |
| ·底物竞争性抑制剂 | 第71-75页 |
| ·H_4B拮抗剂 | 第75-76页 |
| ·Calmodulin拮抗剂 | 第76页 |
| ·nNOS二聚体抑制剂 | 第76页 |
| ·human nNOS抑制剂开发面临的挑战 | 第76-77页 |
| 第六章 2-氨基吡啶类衍生物作为human nNOS抑制剂的研究 | 第77-99页 |
| ·设计思路 | 第77-79页 |
| ·合成实验 | 第79-88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79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79页 |
| ·合成方法 | 第79-88页 |
| ·生物活性评价实验 | 第88-90页 |
| ·NOS酶活性测试 | 第88-89页 |
| ·培养化合物和蛋白分子的晶体 | 第89页 |
| ·x射线衍射数据收集、数据处理和结构优化 | 第89页 |
| ·CYP酶抑制实验 | 第89-90页 |
| ·人体肝脏微粒体代谢稳定性实验 | 第90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90-98页 |
| ·小结 | 第98-9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9-108页 |
| 蛋白晶体数据 | 第108-115页 |
| 部分目标化合物~1H NMR,~(13)C NMR和质谱 | 第115-121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专利 | 第121-123页 |
| 致谢 | 第123-12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