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.引言 | 第9-14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写作思路、方法与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2.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概述 | 第14-17页 |
·人格的含义 | 第14-15页 |
·理想人格的含义 | 第15页 |
·大学生人格的内涵 | 第15-17页 |
3.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思想概述 | 第17-25页 |
·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嬗变 | 第17-23页 |
·孔子论理想人格 | 第17-18页 |
·孟子论理想人格 | 第18-21页 |
·荀子论理想人格 | 第21-23页 |
·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思想内涵 | 第23-25页 |
4.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与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思想的思考 | 第25-33页 |
·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现状 | 第25页 |
·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9页 |
·人生理想迷茫 | 第26页 |
·趋利倾向明显 | 第26-27页 |
·协调能力缺乏 | 第27-28页 |
·抗挫能力不足 | 第28-29页 |
·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的价值 | 第29-33页 |
·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远大人生理想 | 第29-30页 |
·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| 第30-31页 |
·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形成和谐群己关系 | 第31-32页 |
·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熔铸自强不息精神 | 第32-33页 |
5.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启示 | 第33-46页 |
·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内容的启示 | 第33-38页 |
·修身立命 | 第33-35页 |
·见利思义 | 第35-36页 |
·仁爱和谐 | 第36-37页 |
·自强不息 | 第37-38页 |
·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方法的启示 | 第38-46页 |
·因材施教 | 第38-39页 |
·率先垂范 | 第39-41页 |
·知行统一 | 第41-44页 |
·慎独慎染 | 第44-46页 |
6.结语 | 第46-47页 |
附录 | 第47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