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技术比较研究--以修水流域为例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0页 |
图表目录 | 第10-13页 |
公式目录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0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5-16页 |
·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意义 | 第15-16页 |
·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技术比较的意义 | 第16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6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6-20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技术路线图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20-36页 |
·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0-26页 |
·生态系统 | 第20页 |
·生态系统功能 | 第20-21页 |
·生态系统服务 | 第21-22页 |
·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| 第22-23页 |
·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构成 | 第23-24页 |
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理论 | 第24-26页 |
·世界上关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研究 | 第26页 |
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技术的分类 | 第26-31页 |
·直接评价法 | 第27-30页 |
·间接评价法 | 第30-31页 |
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技术研究综述 | 第31-35页 |
·全球或区域角度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| 第32页 |
·单个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| 第32-33页 |
·静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| 第33页 |
·动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| 第33-34页 |
·评估技术间的比较 | 第34-35页 |
·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基于参照COSTANZA成果法的估值 | 第36-55页 |
·BTM的发展及原理 | 第36-39页 |
·BTM的发展 | 第36-37页 |
·效益转移方法使用步骤 | 第37页 |
·BTM的原理及分类 | 第37-39页 |
·效益转移法的偏差 | 第39页 |
·参照COSTANZA方法介绍及演变 | 第39-45页 |
·参照Costanza成果法及方法演变 | 第39-42页 |
·谢高地方法及方法演变 | 第42-44页 |
·方法评价 | 第44-45页 |
·国内学者对参照COSTANZA方法的应用 | 第45-46页 |
·直接应用 | 第45页 |
·改进后的应用 | 第45-46页 |
·本研究案例地情况及估值 | 第46-53页 |
·案例研究地基本概况 | 第46-47页 |
·修水流域柘林湖上游土地利用情况 | 第47-48页 |
·改进后的谢高地当量因子表方法 | 第48-51页 |
·参照Costanza最新价值表方法 | 第51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四章 CVM的研究设计与估值 | 第55-109页 |
·研究方案及其实施 | 第55-57页 |
·问卷设计原则 | 第55页 |
·问卷组成 | 第55-56页 |
·预调查 | 第56页 |
·调查员培训 | 第56页 |
·调查与抽样 | 第56-57页 |
·改进的CVM问卷与模型设计 | 第57-62页 |
·是否进入假想市场环节 | 第57-59页 |
·加入不知道选项的再次定义 | 第59-60页 |
·CVM问卷设计中减少偏差的措施 | 第60页 |
·理论模型 | 第60-62页 |
·变量与样本描述 | 第62-75页 |
·变量定义 | 第62-63页 |
·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| 第63-74页 |
·样本代表性检验 | 第74-75页 |
·支付意愿的分析 | 第75-88页 |
·核心估值变量 | 第75-80页 |
·模型分析 | 第80-87页 |
·支付意愿的计算 | 第87-88页 |
·受访者支付确定性检验 | 第88页 |
·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 | 第88-104页 |
·多重共线性检验 | 第89-90页 |
·支付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90-92页 |
·进入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92-95页 |
·机理探索分析 | 第95-101页 |
·是否进入市场决策环节的机理探析 | 第101-102页 |
·零支付意愿的讨论 | 第102-104页 |
·对零支付意愿的处理 | 第104页 |
·国内研究成果的比较研究 | 第104-10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7-109页 |
·支付意愿的估值 | 第107页 |
·影响因素的机理分析 | 第107-109页 |
第五章 CBC研究设计与估值 | 第109-125页 |
·联合分析法的发展与背景 | 第109-110页 |
·联合分析法的发展 | 第109-110页 |
·联合分析法应用的背景 | 第110页 |
·CBC的原理与问卷设计 | 第110-114页 |
·CBC原理 | 第110-112页 |
·问卷设计 | 第112-114页 |
·基本信息与估值 | 第114-124页 |
·调查基本情况 | 第114页 |
·描述性统计 | 第114-116页 |
·边际支付意愿分析 | 第116-122页 |
·零支付分析 | 第122-123页 |
·支付意愿的计算 | 第123页 |
·与CVM案例的比较 | 第123-1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4-125页 |
第六章 不同技术间的比较 | 第125-133页 |
·效益转移法 | 第125-126页 |
·效益转移方法之间的比较 | 第125页 |
·参照Costanza方法与当量因子表法的比较 | 第125-126页 |
·CVM内部不同技术的比较 | 第126页 |
·CVM与CBC比较 | 第126-129页 |
·对各技术的评论 | 第129-130页 |
·参照Costanza方法 | 第129页 |
·陈述偏好法 | 第129-130页 |
·小结 | 第130-133页 |
第七章 结论及讨论 | 第133-136页 |
·结论 | 第133页 |
·讨论 | 第133-136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133-134页 |
·研究的不足 | 第134-135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35-1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6-147页 |
附录 | 第147-150页 |
致谢 | 第150-151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51-1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