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公司资产概述 | 第8-12页 |
第一节 公司资产与公司资本 | 第8-9页 |
一、公司资产 | 第8页 |
二、公司资本 | 第8-9页 |
三、公司资产与公司资本的区别 | 第9页 |
第二节 资本信用与资产信用的基本理论 | 第9-12页 |
一、资本信用的基本理论 | 第9-10页 |
二、资产信用的基本理论 | 第10页 |
三、资本信用理论与资产信用理论的比较分析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资产信用下构建有限责任公司资产外部监督机制的必要性 | 第12-16页 |
第一节 资产信用符合市场需求 | 第12-13页 |
一、降低市场主体设立门槛,鼓励交易 | 第12页 |
二、充分尊重公司自治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资产信用下的交易风险 | 第13页 |
一、资产具有不稳定性 | 第13页 |
二、公司与交易相对人信息不对称,不利于债权人保护 | 第13页 |
第三节 构建有限责任公司资产外部监督机制的价值 | 第13-16页 |
一、公司资产承担履约与偿债职责 | 第14页 |
二、有效监督公司资产的准确动态 | 第14页 |
三、保证债权人的知情权 | 第14页 |
四、维护交易安全的事先预防机制 | 第14-15页 |
五、弥补公司内部监督制度的不足 | 第15-16页 |
第三章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资产外部监督机制的现状与不足 | 第16-19页 |
第一节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资产外部监督机制的历史沿革 | 第16-17页 |
一、注册资本制改革前的有限责任公司资产外部监督 | 第16页 |
二、资产信用下我国的注册资本制改革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资产外部监督制度的现状与不足 | 第17-19页 |
一、财务会计报告仅对股东公示 | 第17页 |
二、公司年度报告制度代替年检制度 | 第17-19页 |
第四章 域外公司资产外部监督制度 | 第19-22页 |
第一节 域外公司资产外部监督制度 | 第19-21页 |
一、法国的商事登记制度 | 第19-20页 |
二、德国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审计 | 第20页 |
三、日本公司法中的会计监查人制度 | 第20-21页 |
四、英国的审计制度 | 第21页 |
第二节 域外公司资产的外部监督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| 第21-22页 |
第五章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资产外部监督机制的构建 | 第22-26页 |
第一节 有限责任公司资产外部监督机制建立的法理基础 | 第22页 |
第二节 有限责任公司资产外部监督的具体制度 | 第22-26页 |
一、工商登记管理机关充分发挥服务职能 | 第22-23页 |
二、健全财务会计报告制度 | 第23页 |
三、完善公司年度报告制度 | 第23-24页 |
四、建立会计监查人制度 | 第24-25页 |
五、违反有限责任公司资产外部监督制度相应的处罚措施 | 第25-26页 |
结语 | 第26-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7-29页 |
致谢 | 第29-3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