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| ·研究的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1-16页 |
| ·SWAT模型简介 | 第11-14页 |
| ·国外应用SWAT模型的应用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| ·国内应用SWAT模型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·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6-19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|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19-23页 |
| ·地理位置 | 第19-20页 |
| ·地质结构 | 第20页 |
| ·地貌条件 | 第20页 |
| ·土壤状况 | 第20页 |
| ·植被状况 | 第20-21页 |
| ·气象 | 第21页 |
| ·河流水系 | 第21-22页 |
| ·山洪灾害情况 | 第22-23页 |
| 第三章 研究方法 | 第23-27页 |
| ·基础数据收集 | 第23-24页 |
| ·径流数据和气象数据的收集 | 第23页 |
| ·图形影像资料的收集 | 第23-24页 |
| ·野外观测与室内试验 | 第24-25页 |
| ·土地利用野外校正 | 第24页 |
| ·相关植被数据测定 | 第24-25页 |
| ·土壤数据的调查及测定 | 第25页 |
| ·模型模块的选择 | 第25页 |
| ·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| 第25页 |
| ·径流的模拟与验证 | 第25页 |
| ·径流变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5-27页 |
| 第四章 数据处理及SWAT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| 第27-41页 |
| ·基于GIS的数据处理和空间数据库的构建 | 第27-34页 |
| ·流域DEM构建 | 第27-28页 |
| ·土地利用类型图制作 | 第28-32页 |
| ·土壤类型图制作 | 第32-34页 |
| ·属性数据库建立 | 第34-40页 |
| ·土地利用数据库构建 | 第34-35页 |
| ·土壤数据库构建 | 第35-39页 |
| ·气象数据库构建 | 第39-40页 |
| ·小结 | 第40-41页 |
| 第五章 基于SWAT模型的望谟河流域径流模拟过程 | 第41-59页 |
| ·SWAT模型数据的输入与运行 | 第41-45页 |
| ·基于DEM的流域信息提取 | 第41-43页 |
| ·水文响应单元(HRU)的创建 | 第43-44页 |
| ·气象数据的输入 | 第44-45页 |
| ·模型运行 | 第45页 |
| ·基于SWAT-CUP的参数校准 | 第45-56页 |
| ·SWAT-CUP工具简介 | 第45-46页 |
| ·SUFI2方法简介 | 第46页 |
| ·SWAT-CUP参数选取与敏感性分析 | 第46-48页 |
| ·参数适用性评价标准 | 第48-49页 |
| ·流域径流过程模拟 | 第49-56页 |
| ·模型参数确定 | 第56页 |
| ·小结 | 第56-59页 |
| 第六章 基于SWAT模型望谟河流域径流变异因素分析 | 第59-75页 |
| ·基于SWAT模型研究区降雨和径流空间分布分析 | 第59-60页 |
| ·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| 第60-64页 |
| ·情景模拟设计 | 第60-61页 |
| ·极端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情景 | 第61-62页 |
| ·极端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情景径流模拟结果 | 第62-64页 |
| ·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模拟 | 第64-73页 |
| ·基于Mann-Kendall的望谟河流域53年气候变化分析 | 第64-71页 |
| ·气候情景模拟设计 | 第71页 |
| ·气候变化情景模拟结果 | 第71-73页 |
| ·小结 | 第73-75页 |
|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75-78页 |
| ·结论 | 第75-76页 |
| ·存在问题和不足 | 第76-78页 |
| 致谢 | 第78-8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0-83页 |
| 附录 | 第83-84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83页 |
| 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3页 |
| 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83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