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引言 | 第8-9页 |
| 第一章 敲诈国家机关行为的定性 | 第9-17页 |
| 一、案情介绍及争议问题 | 第9-10页 |
| (一)基本案情 | 第9-10页 |
| (二)争议问题 | 第10页 |
| 二、争议问题的法理分析 | 第10-15页 |
| (一)“事后到上级上访”行为能否成为敲诈勒索行为 | 第10-14页 |
| (二)国家机关是否可以成为敲诈勒索罪的被害人 | 第14-15页 |
| 三、本案的评析 | 第15-17页 |
| 第二章 将自伤嫁祸他人后提出索赔行为的定性 | 第17-22页 |
| 一、案情介绍及争议问题 | 第17-18页 |
| (一)基本案情 | 第17页 |
| (二)争议问题 | 第17-18页 |
| 二、争议问题的法理分析 | 第18-20页 |
| (一)敲诈勒索罪中的欺骗行为与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的区别 | 第18-19页 |
| (二)将自伤结果嫁祸他人后索要钱财的行为的定性 | 第19-20页 |
| 三、本案的评析 | 第20-22页 |
| 第三章 以揭老千为由的敲诈中实施拳打脚踢行为的定性 | 第22-28页 |
| 一、案情介绍及争议问题 | 第22-23页 |
| (一)基本案情 | 第22页 |
| (二)争议问题 | 第22-23页 |
| 二、争议问题的法理分析 | 第23-26页 |
| (一)当场实施暴力能否成为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手段 | 第23-26页 |
| (二)敲诈中拳打脚踢行为的定性 | 第26页 |
| 三、本案的评析 | 第26-28页 |
| 第四章 以维权为由索要巨额赔偿行为的定性 | 第28-35页 |
| 一、案情介绍及争议问题 | 第28-30页 |
| (一)基本案情 | 第28-29页 |
| (二)争议问题 | 第29-30页 |
| 二、争议问题的法理分析 | 第30-33页 |
| (一)索要巨额财产是否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| 第30-32页 |
| (二)“向媒体曝光”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客观要件 | 第32-33页 |
| 三、本案的评析 | 第33-35页 |
| 结语 | 第35-3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38-39页 |
| 后记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