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2页 |
| 第1章 导论 | 第12-20页 |
| ·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12-13页 |
| ·理论意义 | 第13页 |
| ·现实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7页 |
| 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| 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5-16页 |
| ·研究述评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| 第17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7页 |
| 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| ·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| 第18-20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| ·不足之处 | 第19-20页 |
| 第2章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| 第20-26页 |
| ·大企业概述 | 第20-21页 |
| ·大企业的界定 | 第20页 |
| ·大企业的特性 | 第20-21页 |
| ·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理论 | 第21-24页 |
| ·税收风险的概念及类型 | 第21-22页 |
| ·税收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| 第22页 |
| ·税收风险管理的概念 | 第22-23页 |
| ·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涵义 | 第23-24页 |
| ·我国大企业引入税收风险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| 第24-25页 |
| ·小结 | 第25-26页 |
| 第3章 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现状 15 | 第26-31页 |
| ·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发展历程 | 第26页 |
| ·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几种模式 | 第26-27页 |
| ·当前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7-30页 |
| ·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| 第27-28页 |
| ·管理力量薄弱,服务手段落后 | 第28-29页 |
| ·信息化保障程度低 | 第29页 |
| ·多数企业没有建立或健全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| 第29-30页 |
| ·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第4章 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典型案例分析 | 第31-40页 |
| ·三户大企业的涉税问题及税收风险表现形式 | 第31-36页 |
| ·潍坊某控股集团 | 第31-32页 |
| ·HT置业有限公司 | 第32-34页 |
| ·山东某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| 第34-36页 |
| ·三户大企业的税收风险成因分析 | 第36-38页 |
| ·企业自身层面的原因 | 第36-37页 |
| ·税收执法层面的原因 | 第37-38页 |
| ·税收制度层面的原因 | 第38页 |
| ·社会环境层面的原因 | 第38页 |
| ·三户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经验总结 | 第38-39页 |
| ·小结 | 第39-40页 |
| 第5章 国外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| 第40-45页 |
| ·大企业认定标准方面 | 第40页 |
| ·大企业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能方面 | 第40-41页 |
| ·组织机构 | 第40-41页 |
| ·管理职能 | 第41页 |
| ·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方式方面 | 第41-44页 |
| ·税收风险管理的全面实施 | 第41-42页 |
| ·以客户为本的服务型关系 | 第42页 |
| ·低成本的信息征管手段 | 第42-43页 |
| ·健全的法制,公开透明的风险评估流程 | 第43-44页 |
| ·高素质、高效率的执法队伍 | 第44页 |
| ·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第6章 完善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思考 | 第45-51页 |
| ·建立健全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机制体制 | 第45-47页 |
| ·科学划分大企业纳税人 | 第45页 |
| ·扁平化组织机构,明晰机构职责 | 第45-46页 |
| ·建立规范的大企业风险管理流程 | 第46-47页 |
| ·整合各类信息资源,加强数据分析与应用 | 第47页 |
| ·引导企业建立风险防控体系 | 第47-48页 |
| ·以风险管理为核心,创新管理手段 | 第48-49页 |
| ·加快专业化管理团队的培养 | 第49-50页 |
| ·小结 | 第50-51页 |
| 结论 | 第51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| 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