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1 前言 | 第13-41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湿地NEE研究进展 | 第14-41页 |
·湿地NEE的观测方法 | 第14-16页 |
·湿地NEE的日季动态规律 | 第16-17页 |
·湿地NEE的影响因子 | 第17-20页 |
·空间尺度上气温和降雨量对中国湿地生态系统CO2交换的影响 | 第20-41页 |
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41-47页 |
·研究区概况 | 第4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41-42页 |
·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NEE的变化规律 | 第41页 |
·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NEE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阴晴天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NEE的影响 | 第42页 |
·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NEE组分区分及碳收支评估 | 第42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42-43页 |
·研究方案 | 第43-47页 |
·数据监测 | 第43-44页 |
·通量数据质量控制与处理 | 第44-45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45-47页 |
3 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NEE时间动态分析 | 第47-5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7-50页 |
·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NEE的日动态 | 第47-48页 |
·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NEE的季节动态 | 第48-50页 |
·讨论 | 第50-52页 |
·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NEE的日变化规律 | 第50页 |
·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NEE的季节变化规律 | 第50-52页 |
4 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NEE的影响 | 第52-5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2-56页 |
·PAR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长季白天NEE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·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长季夜间NEE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·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NEE季节变化的协同影响 | 第54-56页 |
·讨论 | 第56-59页 |
·PAR对湿地生长季白天NEE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·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湿地生长季夜间NEE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·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对湿地NEE季节变化的协同影响 | 第58-59页 |
5 阴晴天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NEE的影响 | 第59-7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9-66页 |
·阴晴天条件下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NEE日动态变化对比 | 第59-62页 |
·阴晴天条件下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白天NEE对PAR的响应 | 第62-64页 |
·阴晴天条件下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白天生态系统呼吸对温度的响应 | 第64-65页 |
·阴晴天条件下PAR和T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NEE的协同影响 | 第65-66页 |
·讨论 | 第66-70页 |
·阴晴天对湿地生态系统NEE光响应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·阴晴天对湿地生态系统呼吸温度响应的影响 | 第67-68页 |
·本研究特色与不足 | 第68-70页 |
6 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NEE组分区分以及碳收支的初步评估 | 第70-7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70-71页 |
·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NEE组分GPP和Reco的季节动态变化 | 第70页 |
·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估算 | 第70-71页 |
·讨论 | 第71-76页 |
·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GPP、Reco与NEE的关系 | 第71页 |
·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碳收支 | 第71-76页 |
7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90页 |
作者简历 | 第90-91页 |
发表学术论文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