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8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8-9页 |
·研究综述 | 第9-11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9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9-11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1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·重点难点创新点 | 第11-14页 |
·重点、难点 | 第11-12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12-14页 |
2 毛泽东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8页 |
·群众路线是毛泽东群众观的集中概括 | 第14-15页 |
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| 第15-16页 |
·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| 第16页 |
·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| 第16-17页 |
·人民战争理论 | 第17-18页 |
3 邓小平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| 第18-22页 |
·一切以人民群众利益做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 | 第18页 |
·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,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| 第18-19页 |
·把“三个有利于”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| 第19页 |
·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心声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依据 | 第19-22页 |
4 毛泽东与邓小平群众观异同 | 第22-30页 |
·毛泽东与邓小平群众观的共同点 | 第22-24页 |
·相同的理论渊源: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| 第22页 |
·相同的政治立场: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| 第22-23页 |
·相同的理论品质:与时俱进 | 第23-24页 |
·毛泽东与邓小平群众观的不同点 | 第24-30页 |
·对群众运动的不同认识 | 第24-25页 |
·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不同认识 | 第25-27页 |
·对知识分子的不同认识 | 第27-30页 |
5 毛泽东群众观与邓小平群众观的不同作用 | 第30-34页 |
·毛泽东群众观的作用 | 第30-31页 |
·毛泽东群众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| 第30页 |
·毛泽东群众观是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 | 第30-31页 |
·毛泽东群众观在指导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| 第31页 |
·邓小平群众观的作用 | 第31-34页 |
·邓小平群众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| 第31-32页 |
·邓小平群众观是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| 第32-34页 |
6 结语 | 第34-36页 |
致谢 | 第36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