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移动通信论文

无线传感网络的时延感知跨层优化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6页
   ·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·本文内容安排第14-16页
第二章 无线传感网络中最差时延感知跨层优化第16-34页
   ·网络模型及问题描述第16-22页
     ·网络模型第16页
     ·队列模型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时延约束第17-19页
     ·问题模型第19-22页
   ·基于李雅普诺夫优化的跨层控制算法第22-25页
     ·李雅普诺夫上界推导第22-23页
     ·问题求解第23-25页
   ·算法性能分析第25-30页
     ·队列稳定性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 ·网络效用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·仿真实验第30-34页
     ·网络拓扑结构及仿真参数设置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李雅普诺夫漂移算法仿真验证第31-34页
第三章 无线传感网络中端到端时延保障跨层优化第34-49页
   ·网络模型及问题描述第34-38页
     ·网络编码模型第34-35页
     ·队列模型第35-36页
     ·虚拟队列及时延约束第36-37页
     ·问题模型第37-38页
   ·基于李雅普诺夫优化的调度控制算法第38-42页
     ·李雅普诺夫漂移上界推导第39-41页
     ·问题求解第41-42页
   ·算法性能分析第42-46页
     ·数据队列稳定性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·虚拟队列及效用性能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·仿真实验第46-49页
第四章 异构供电无线传感网络最差时延感知优化第49-65页
   ·网络模型及问题描述第49-54页
     ·网络模型第49页
     ·队列模型第49-51页
     ·能量模型第51-53页
     ·问题模型第53-54页
   ·基于李雅普诺夫优化的跨层控制算法第54-59页
     ·李雅普诺夫上界推导第54-56页
     ·问题求解第56-59页
   ·算法性能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·仿真实验第61-65页
     ·网络拓扑及仿真参数设置第61-62页
     ·仿真结果第62-65页
第五章 总结与展望第65-67页
   ·研究工作总结第65-66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1页
致谢第7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UMTS/WLAN融合网络中垂直切换算法的研究与实现
下一篇:基于WSN和GPRS的水位无线监测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