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6-26页 |
·课题背景及其意义 | 第16-20页 |
·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| 第16-17页 |
·风力发电的特点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·我国风电发展面临的消纳问题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电网调峰能力极限的意义 | 第19-20页 |
·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0-24页 |
·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20-23页 |
·基于历史数据的风电功率预测 | 第21-22页 |
·基于数值气象预报的风电功率预测 | 第22-23页 |
·电网调峰能力极限的研究现状 | 第23-24页 |
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4-26页 |
第2章 GRNN网络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 | 第26-38页 |
·引言 | 第26页 |
·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| 第26-29页 |
·RBF神经网络 | 第26-28页 |
·GRNN神经网络 | 第28-29页 |
·GRNN网络训练算法 | 第29-33页 |
·基于交叉验证的参数估计算法 | 第30-31页 |
·搜索最优区间的进退算法 | 第31-32页 |
·搜索最优扩展常数的黄金分割算法 | 第32-33页 |
·仿真 | 第33-37页 |
·仿真一 | 第34-36页 |
·仿真二 | 第36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3章 基于T-S型模糊GRNN网络的风电功率预测 | 第38-63页 |
·引言 | 第38-39页 |
·T-S型模糊逻辑系统介绍 | 第39-41页 |
·T-S型模糊逻辑系统结构 | 第39-40页 |
·T-S型模糊逻辑系统训练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基于数据场聚类的密度中心计算 | 第41-47页 |
·数据场聚类原理及最优影响因子 | 第41-44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基于数据场聚类的密度中心算法 | 第46-47页 |
·T-S型模糊GRNN网络风电功率预测模型 | 第47-48页 |
·模糊输入和模糊变量定义 | 第47-48页 |
·模糊规则定义 | 第48页 |
·模糊参数的训练算法 | 第48-51页 |
·PSO算法介绍 | 第49-50页 |
·粒子定义和适应值计算 | 第50页 |
·基于PSO的模糊参数训练流程 | 第50-51页 |
·仿真 | 第51-54页 |
·改进的叠加区域功率预测方法 | 第54-62页 |
·区域功率预测 | 第54-56页 |
·改进的叠加区域功率思路 | 第56-57页 |
·改进的叠加区域功率算法 | 第57-59页 |
·仿真 | 第59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4章 基于Beta分布的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区间估计 | 第63-76页 |
·引言 | 第63-64页 |
·Beta分布介绍 | 第64-66页 |
·基于Beta分布的最小概率区间模型 | 第66-67页 |
·求解Beta分布风电功率预测误差算法 | 第67-71页 |
·实际风电功率的数据统计 | 第67-68页 |
·Beta分布参数估计 | 第68-69页 |
·反Beta分布函数算法 | 第69-70页 |
·最小概率区间的搜索算法 | 第70-71页 |
·仿真 | 第71-75页 |
·检验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 | 第72-73页 |
·检验Beta模型的合理性 | 第73-7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5章 常规机组的负调峰能力极限研究 | 第76-92页 |
·常规机组的负调峰特性 | 第76-77页 |
·基于负调峰容量的静态调峰能力极限模型 | 第77-80页 |
·最优调峰机组状态下最大风电准入功率 | 第77-78页 |
·负荷变化空间下最大风电准入功率 | 第78-79页 |
·基于负调峰容量的静态调峰能力极限模型 | 第79-80页 |
·搜索算法 | 第80-83页 |
·两层搜索方法 | 第80页 |
·内层搜索算法 | 第80-81页 |
·外层搜索算法 | 第81-82页 |
·调峰发电机给定的快速搜索算法 | 第82-83页 |
·仿真 | 第83-91页 |
·仿真一 | 第83-86页 |
·仿真二 | 第86-87页 |
·仿真三 | 第87-90页 |
·仿真四 | 第90-9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1-92页 |
第6章 常规机组的调峰能力极限研究 | 第92-114页 |
·风电功率预测对发电调度模型的影响 | 第92-95页 |
·传统发电调度模型 | 第92-93页 |
·风电功率对传统发电调度模型的影响 | 第93-95页 |
·建立调峰能力极限模型的原则 | 第95页 |
·满足风电功率的备用容量 | 第95-97页 |
·给定负荷的调峰能力极限 | 第97-104页 |
·调峰机组状态链定义和性质 | 第97-98页 |
·构造调峰机组状态链的条件 | 第98-101页 |
·调峰机组状态链中的风电功率 | 第101-102页 |
·不可扩展调峰机组状态链 | 第102-103页 |
·给定负荷的调峰能力极限 | 第103-104页 |
·静态调峰能力极限模型 | 第104页 |
·搜索算法 | 第104-106页 |
·仿真 | 第106-113页 |
·仿真一 | 第106-110页 |
·仿真二 | 第110-112页 |
·仿真三 | 第112-11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3-114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14-116页 |
·结论 | 第114-115页 |
·展望 | 第115-1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6-124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24-126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| 第126-127页 |
致谢 | 第127-12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2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