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1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11页 |
·间作研究进展 | 第11-16页 |
·间作中的光资源利用 | 第12页 |
·间作对产量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·间作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| 第13-15页 |
·间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·化感作用 | 第16-19页 |
·化感物质的作用机制 | 第17页 |
·影响化感作用的因素 | 第17-18页 |
·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 | 第18页 |
·根系分泌物中酚酸类物质的化感作用 | 第18-19页 |
·大豆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 | 第19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9-21页 |
2 桑树大豆间作对其生长及光合作用对光强响应的影响 | 第21-27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试验地点的基本概况 | 第21页 |
·试验材料和设计 | 第21页 |
·测定项目和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| 第2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2-25页 |
·桑树/大豆间作对桑树大豆生长特性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·桑树/大豆间作对桑树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 | 第23页 |
·桑树/大豆间作中桑树大豆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对光强的响应 | 第23-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7页 |
3 外源酚酸对桑树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| 第27-3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7页 |
·试验材料和处理方法 | 第27页 |
·测定项目和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| 第27页 |
·生长指标的测定 | 第27页 |
·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2页 |
·两种化感物质对桑树生长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两种化感物质对桑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两种化感物质对桑树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两种化感物质对桑树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4 桑树/苜蓿间作对其生长及土地和光资源利用能力的影响 | 第34-41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4页 |
·试验地点的基本概况 | 第34页 |
·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| 第34页 |
·测定项目和方法 | 第34-35页 |
·桑树苜蓿产量的测定 | 第34页 |
·生长指标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| 第34-35页 |
·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| 第35页 |
·土地当量比 | 第35页 |
·光合参数的测定 | 第35页 |
·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| 第3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5-39页 |
·桑树/苜蓿间作对桑树和苜蓿株高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桑树/苜蓿间作对桑树、苜蓿生长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桑树/苜蓿间作对苜蓿、桑树根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| 第37页 |
·桑树/苜蓿间作对苜蓿、桑树产量的影响和桑树/苜蓿间作的土地当量比 | 第37-38页 |
·桑树/苜蓿间作中桑树、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 | 第38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结论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5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