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8页 |
ABSTRACT | 第8-23页 |
主要縮写符号和物理符号说明 | 第23-2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24-58页 |
·课题来源 | 第24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24-25页 |
·溶聚丁苯橡胶 | 第25-27页 |
·概况 | 第25-26页 |
·溶聚丁苯橡胶的性质 | 第26页 |
·溶聚丁苯橡胶的研究近况 | 第26-27页 |
·硅烷偶联剂 | 第27-31页 |
·概况 | 第27-28页 |
·硅烷偶联剂的性质 | 第28页 |
·硅烷偶联剂的结构和作用机理 | 第28-30页 |
·硅烷偶联剂的应用 | 第30-31页 |
·白炭黑 | 第31-47页 |
·概况 | 第31-32页 |
·白炭黑的基本性质 | 第32-33页 |
·白炭黑的表面改性 | 第33-41页 |
·硅烷偶联剂法改性 | 第33-38页 |
·醇酯法改性 | 第38-39页 |
·聚合物接枝法改性 | 第39-40页 |
·其他改性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白炭黑纳米粒子的补强机理 | 第41-43页 |
·白炭黑对橡胶材料性能的影响 | 第43-47页 |
·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47-48页 |
·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48-49页 |
·创新点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8页 |
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58-74页 |
·实验原材料 | 第58-59页 |
·实验工艺及配方 | 第59-68页 |
·白炭黑预接枝表面化学改性的初步探索 | 第59页 |
·硅烷偶联剂Si69水解液的制备 | 第59页 |
·预接枝表面改性白炭黑的制备 | 第59页 |
·不同改性方法及偶联剂使用量对白炭黑表面改性的研究 | 第59-62页 |
·不同偶联剂含量的水解液的制备 | 第59-60页 |
·不同偶联剂含量下两步法改性白炭黑的制备 | 第60页 |
·两步法改性白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60-61页 |
·一步法改性白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61-62页 |
·不同改性温度对白炭黑表面改性的研究 | 第62-63页 |
·硅烷偶联剂Si69水解液的制备 | 第62页 |
·不同温度两步法改性白炭黑的制备 | 第62页 |
·不同温度改性白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62-63页 |
·不同牌号沉淀法白炭黑使用两步法表面改性的研究 | 第63-66页 |
·硅烷偶联剂Si69水解液的制备 | 第63-64页 |
·不同牌号下两步法改性白炭黑的制备 | 第64页 |
·不同牌号下两步法改性白炭黑填充硫化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64-65页 |
·不同牌号下一步法改性白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65-66页 |
·超声振荡法对白炭黑表面改性的研究 | 第66-68页 |
·硅烷偶联剂Si69水解液的制备 | 第66页 |
·不同超声功率下改性白炭黑的制备 | 第66页 |
·不同超声功率下改性白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66-68页 |
·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| 第68-69页 |
·实验测试条件及表征方法 | 第69-74页 |
·Si69水解液的表征 | 第69页 |
·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FTIR)分析 | 第69页 |
·改性白炭黑粉体的表征 | 第69-70页 |
·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FTIR)分析 | 第69页 |
·热失重(TGA)分析 | 第69页 |
·差式扫描量热(DSC)分析 | 第69-70页 |
·动态光散射(DLS)分析 | 第70页 |
·BET法比表面积分析 | 第70页 |
·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分析 | 第70页 |
·白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 | 第70-74页 |
·混炼胶密度表征 | 第70-71页 |
·硫化特性测试 | 第71页 |
·动态力学性能 | 第71页 |
·动态机械热分析 | 第71-72页 |
·物理机械性能 | 第72页 |
·填料微观分散形貌 | 第72页 |
·混炼能耗分析 | 第72-74页 |
第三章 两步法改性白炭黑的探索性研究 | 第74-80页 |
·引言 | 第74页 |
·Si69水解液的化学结构分析 | 第74-76页 |
·改性白炭黑的粉体表征 | 第76-78页 |
·改性白炭黑粉体的FTIR分析 | 第76-77页 |
·改性白炭黑粉体的TGA分析 | 第77页 |
·改性白炭黑粉体的SEM分析 | 第77-78页 |
·小结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0页 |
第四章 不同改性方法和Si69用量对改性白炭黑及其填充SSBR复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| 第80-104页 |
·引言 | 第80-81页 |
·Si69水解液的FTIR分析 | 第81-82页 |
·两步法改性白炭黑的化学表征 | 第82-89页 |
·两步法改性白炭黑的FTIR分析 | 第82-84页 |
·两步法改性白炭黑的TGA分析 | 第84-86页 |
·两步法改性白炭黑的DLS分析 | 第86-87页 |
·两步法改性白炭黑的BET法比表面积分析 | 第87-88页 |
·两步法改性白炭黑的SEM分析 | 第88-89页 |
·两步法与一步法改性白炭黑填充硫化胶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| 第89-98页 |
·两步法与一步法改性白炭黑填充硫化胶的微观形貌 | 第90-91页 |
·两步法与一步法改性白炭黑填充胶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| 第91-92页 |
·两步法与一步法改性白炭黑与橡胶基体在混炼过程中的加工能耗 | 第92-94页 |
·两步法与一步法白炭黑填充硫化胶的动态粘弹性能 | 第94-97页 |
·两步法与一步法白炭黑填充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| 第97-98页 |
·一步法与两步法改性机理的分析 | 第98-100页 |
·小结 | 第100-10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1-104页 |
第五章 不同温度对白炭黑表面改性的影响及其填充SSBR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| 第104-122页 |
·引言 | 第104页 |
·不同温度下改性臼炭黑的效果评价 | 第104-111页 |
·不同温度下改性白炭黑的FTIR分析 | 第104-107页 |
·不同温度下改性白炭黑的TGA分析 | 第107-108页 |
·不同温度下改性白炭黑的DLS分析 | 第108-110页 |
·不同温度下改性白炭黑的SEM分析 | 第110-111页 |
·不同温度下改性白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 | 第111-118页 |
·不同温度下改性白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| 第111-112页 |
·不同温度下改性白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| 第112-114页 |
·不同温度下改性白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动态粘弹性能 | 第114-116页 |
·不同温度下改性白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| 第116-118页 |
·不同温度对白炭黑表面改性的机理 | 第118-119页 |
·小结 | 第11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9-122页 |
第六章 不同牌号沉淀法白炭黑的表面改性及其填充SSBR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| 第122-138页 |
·引言 | 第122页 |
·不同牌号改性白炭黑粉体的表征 | 第122-128页 |
·不同牌号改性白炭黑的FTIR分析 | 第122-124页 |
·不同牌号改性白炭黑的TGA分析 | 第124-125页 |
·不同牌号改性白炭黑的DLS分析 | 第125-126页 |
·不同牌号改性白炭黑的SEM分析 | 第126-128页 |
·不同牌号改性白炭黑填充硫化胶的性能研究 | 第128-135页 |
·不同牌号改性白炭黑填充硫化胶的微观形貌 | 第128-129页 |
·不同牌号改性白炭黑填充硫化胶的动态力学性能 | 第129-130页 |
·不同牌号改性白炭黑填充硫化胶的动态粘弹性能 | 第130-134页 |
·不同牌号改性白炭黑填充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| 第134-135页 |
·小结 | 第135-138页 |
第七章 超声改性白炭黑的效果评价及其在橡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| 第138-150页 |
·引言 | 第138页 |
·超声改性白炭黑粉体的表征 | 第138-143页 |
·超声改性白炭黑的FTIR分析 | 第138-139页 |
·超声改性白炭黑的DSC分析 | 第139-140页 |
·超声改性白炭黑的TGA分析 | 第140-141页 |
·超声改性白炭黑的DLS分析 | 第141-142页 |
·超声改性白炭黑的SEM分析 | 第142-143页 |
·超声改性白炭黑填充硫化胶的性能研究 | 第143-147页 |
·超声改性白炭黑填充硫化胶的微观形貌 | 第143-144页 |
·超声改性白炭黑填充硫化胶的动态力学性能 | 第144-145页 |
·超声改性白炭黑填充硫化胶的动态粘弹性能 | 第145-147页 |
·超声改性白炭黑填充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| 第147页 |
·超声改性白炭黑的机理分析 | 第147-148页 |
·小结 | 第148-1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9-150页 |
第八章 结论 | 第150-152页 |
致谢 | 第152-154页 |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154-156页 |
作者和导师简介 | 第156-159页 |
附件 | 第159-1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