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

致谢第1-4页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8页
绪论第8-14页
 一、 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8-10页
  (一) 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(二) 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二、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0-12页
  (一) 国内研究综述第10-11页
  (二) 国外研究综述第11-12页
 三、 本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(一) 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(二) 研究方法第13页
 四、 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3-14页
第一章 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探析第14-21页
 一、 新媒体的界定及其发展趋势第14-16页
  (一) 新媒体的界定第14-15页
  (二) 新旧媒体区别的简析第15页
  (三) 新媒体的发展趋势第15-16页
 二、 现阶段新媒体的主要传播类型及应用特征第16-18页
  (一) 传播类型第16-17页
  (二) 应用特征第17-18页
 三、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及发展现状第18-19页
 四、 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第19-21页
  (一) 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第19页
  (二) 延伸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性第19-20页
  (三) 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第20-21页
第二章 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及问题第21-29页
 一、 新媒体广泛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第21-24页
  (一) 拓展了教育主体的教学思路第21-22页
  (二) 开拓了教育客体的认知视野第22-23页
  (三) 实现了教育模式的多样发展第23-24页
 二、 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产生的新问题第24-29页
  (一) 教育主体边缘化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性第24-25页
  (二) 教育内容迟延化模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第25-26页
  (三) 教育方法模式化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性第26-27页
  (四) 舆论环境复杂化减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制性第27页
  (五) 校园文化偏颇化淡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第27-28页
  (六) 学生民族认同退化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第28-29页
第三章 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9-33页
 一、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维落后第29页
 二、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够完善第29-30页
 三、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对陈旧第30页
 四、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较为滞后第30-31页
 五、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特点转变第31-33页
  (一) 改革意识强责任意识弱第31页
  (二) 现实认同强自我认知弱第31页
  (三) 自尊心理强承受能力弱第31-33页
第四章 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究第33-43页
 一、 明确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第33-34页
  (一) 可行性与可控性相结合第33页
  (二) 理论性与时效性相结合第33-34页
  (三) 实践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第34页
 二、 正确处理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三对关系第34-36页
  (一) 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的关系第34-35页
  (二) 载体创新与文化包容的关系第35页
  (三) 人文精神与艺术手段的关系第35-36页
 三、 实现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创新第36-40页
  (一) 构建和培养高校专业教师队伍第36-37页
  (二) 改进和完善高校思政教学内容第37页
  (三) 落实和推进高校新兴教育方式第37-38页
  (四) 制定和健全高校大学章程规范第38-39页
  (五) 丰富和延伸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第39页
  (六) 注重和强化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第39-40页
 四、 依托新媒体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的措施第40-43页
  (一) 利用手机软件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第40-41页
  (二) 建设校园网站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旨第41页
  (三) 健全教育机制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第41-43页
结语第43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绿色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发展对策研究
下一篇:大数据对政府统计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