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31页 |
·手性药物及其药理活性 | 第10-12页 |
·手性药物的不对称合成 | 第12-16页 |
·手性源的不对称合成 | 第12页 |
·手性助剂的不对称合成 | 第12-13页 |
·手性试剂的不对称合成 | 第13-14页 |
·不对称催化反应 | 第14-16页 |
·螺环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研究 | 第16-20页 |
·螺环化合物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| 第16-18页 |
·螺环化合物在农药方面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·螺环化合物在材料方面的应用 | 第19页 |
·螺环化合物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·含喹啉酮结构的手性螺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概述 | 第20-28页 |
·含喹啉结构的螺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| 第20-24页 |
·Diels–Alder 反应(Povarov 反应) | 第20-22页 |
·Friedel —Crafts反应 | 第22-23页 |
·Skraup-Doebner-Von Miller喹啉合成法(德布纳-米勒反应) | 第23页 |
·混合反应 | 第23-24页 |
·含吲哚结构的螺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| 第24-28页 |
·含吲哚结构的六元螺环体系 | 第24-25页 |
·含吲哚结构的五元螺环体系 | 第25-27页 |
·含吲哚结构的四元螺环体系 | 第27-28页 |
·含吲哚结构的三元螺环体系 | 第28页 |
·本论文选题的依据及研究内容 | 第28-30页 |
·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二章 手性喹啉酮螺环化合物的合成 | 第31-44页 |
·合成路线的设计 | 第31-34页 |
·手性记忆合成方法 | 第31-32页 |
·合成路线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4-36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34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4-35页 |
·实验分析方法 | 第35页 |
·实验前准备 | 第35-3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6-44页 |
·1-叔丁基氧羰基-2-脯氨酸甲酯的合成 | 第36-37页 |
·1-叔丁基氧羰基-2-(2-硝基苄基)脯氨酸甲酯的合成 | 第37页 |
·1-叔丁基氧羰基-2-(2-氨基苄基)脯氨酸甲酯的合成 | 第37-38页 |
·1-叔丁氧羰基-螺[吡咯烷-2,3'-喹啉]-2'-酮的合成 | 第38-39页 |
·(2R, 5S)-2-叔丁基-1-氮-3-氧杂二环[3.3.0]辛烷-4-酮的合成 | 第39页 |
·(2R, 5S)-2-叔丁基-5-(2-硝基苄基)-1-氮-3-氧杂二环[3.3.0]辛烷-4-酮的合成 | 第39-40页 |
·(S)-2-(2-硝基苄基)脯氨酸盐酸盐的合成 | 第40-41页 |
·(S)-2-(2-硝基苄基)脯氨酸甲酯盐酸盐的合成 | 第41页 |
·(S)-1-叔丁基氧羰基-2-(2-硝基苄基)脯氨酸甲酯的合成 | 第41-42页 |
·(S)-1-叔丁基氧羰基-2-(2-氨基苄基)脯氨酸甲酯的合成 | 第42-43页 |
·(S)-1-叔丁氧羰基-螺[吡咯烷-2,3'-喹啉]-2'-酮的合成 | 第43-44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44-51页 |
·(2R, 5S)-2-叔丁基-1-氮-3-氧杂二环[3.3.0]辛烷-4-酮的合成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溶剂的影响 | 第44页 |
·硅藻土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氩气保护 | 第45页 |
·特戊醛的影响 | 第45页 |
·(2R, 5S)-2-叔丁基-5-(2-硝基苄基)-1-氮-3-氧杂二环[3.3.0]辛烷-4-酮的合成 | 第45-48页 |
·碳烷基化条件的选择 | 第46-47页 |
·产品的纯化 | 第47-48页 |
·(S)-2-(2-硝基苄基)脯氨酸盐酸盐的合成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(S)-1-叔丁基氧羰基-2-(2-硝基苄基)脯氨酸甲酯的合成分析 | 第49页 |
·(S)-1-叔丁基氧羰基-2-(2-氨基苄基)脯氨酸甲酯的合成分析 | 第49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