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1-17页 |
·世界性的人口老龄化 | 第11-12页 |
·中国社会老龄化五大特点 | 第12-13页 |
·我国目前养老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3-17页 |
·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 | 第13-16页 |
·中国的养老模式发展趋势分析 | 第16-17页 |
·选题的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选题的理论意义 | 第17页 |
·选题的现实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课题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·论文框架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课题中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基础理论探讨 | 第20-24页 |
·老年人界定 | 第20-21页 |
·老年人的界线 | 第20页 |
·老年人的分类 | 第20-21页 |
·老年人心理学 | 第21-22页 |
·环境心理学 | 第22页 |
·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 | 第22页 |
·小结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我国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特征及需求分析 | 第24-38页 |
·我国老年人的生理机能特征 | 第24-25页 |
·老年人器官的老化特征 | 第24-25页 |
·老年人感官的退化特征 | 第25页 |
·感觉迟钝 | 第25页 |
·反应迟钝 | 第25页 |
·我国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| 第25-28页 |
·情绪不稳定 | 第26页 |
·怀旧 | 第26页 |
·固执己见 | 第26页 |
·喜安静却怕孤独 | 第26-27页 |
·自卑 | 第27页 |
·缺乏安全感 | 第27页 |
·依赖心理 | 第27-28页 |
·影响我国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因素 | 第28-29页 |
·机体衰老 | 第28页 |
·社会角色转变 | 第28页 |
·家庭环境状况 | 第28-29页 |
·生活外界环境因素 | 第29页 |
·我国老年人的需求 | 第29-32页 |
·生理需求 | 第30页 |
·安全需求 | 第30页 |
·情感需求 | 第30页 |
·尊重需求 | 第30-31页 |
·独立需求 | 第31页 |
·学习需求 | 第31-32页 |
·自我实现需求 | 第32页 |
·我国老年人的日常公共活动状况 | 第32-36页 |
·我国老年人的公共活动内容分析 | 第32-35页 |
·我国老年人的活动项目 | 第33-34页 |
·我国老年人的活动范围 | 第34-35页 |
·我国老年人户外活动特点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我国老年居住景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与国外经典案例 | 第38-46页 |
·我国现阶段形成的居住区景观类型 | 第38-41页 |
·平房院落式 | 第38-39页 |
·片块式 | 第39-40页 |
·围合庭院式 | 第40页 |
·集约空间——屋顶花园式 | 第40-41页 |
·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现状和问题 | 第41-42页 |
·居住区植物种植存在的问题 | 第41页 |
·居住区景观与建筑风格不相符 | 第41-42页 |
·看重宣传形式而忽视功能 | 第42页 |
·国外老年人居住景观案例鉴赏 | 第42-45页 |
·美国太阳城——老年社区的经典之作 | 第42-44页 |
·项目概要 | 第42-43页 |
·配套设施 | 第43页 |
·以老年人为中心的设计 | 第43-44页 |
·意大利老年中心——居住区景观新思想 | 第44-45页 |
·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以老年人需求为依据的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法 | 第46-57页 |
·空间设计 | 第46-49页 |
·空间安全 | 第46-47页 |
·休息交往空间 | 第47页 |
·活动空间 | 第47-48页 |
·惬意空间-屋顶花园 | 第48页 |
·景观室内辅助活动空间 | 第48-49页 |
·道路系统设计 | 第49-50页 |
·道路安全 | 第49页 |
·道路便捷设计 | 第49页 |
·道路丰富多样设计 | 第49-50页 |
·道路铺装设计 | 第50页 |
·绿地种植设计 | 第50-52页 |
·“标志”植物 | 第50-51页 |
·活动区绿地 | 第51页 |
·园艺种植 | 第51页 |
·保健植物 | 第51-52页 |
·照明、色彩设计 | 第52-54页 |
·照明设计 | 第52页 |
·色彩设计 | 第52-54页 |
·声环境设计 | 第54页 |
·设施小品设计 | 第54-55页 |
·标示设计 | 第54-55页 |
·小品设施设计 | 第55页 |
·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