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设计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设计原理、原则和管理工作论文

建构视野下中国建筑地域性研究--以徽州、江南、岭南地区为例

致谢第1-8页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目录第10-13页
插图清单第13-16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6-22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6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·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第17-18页
   ·研究概况第18-20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概况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概况第19-20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20页
   ·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第20-22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研究框架第21-22页
第二章 相关概念及理论第22-34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第22-24页
     ·地域性第22页
     ·地域建筑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建构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建构的视野第24页
   ·建筑地域性理论第24-27页
     ·全球化和地域性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相关地域性建筑理论第25-27页
   ·建构理论第27-30页
     ·工业化建造与手工艺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相关建构理论第28-30页
   ·地域性理论和建构理论的相关性第30-31页
   ·相关案例研究第31-33页
     ·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第31-3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三章 纯净徽州 内敛自然第34-51页
   ·徽州的基本地域概况第34-37页
     ·徽州地理与地貌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徽州的气候第35页
     ·徽州的文化第35-37页
   ·徽州传统建筑建构层面的分析第37-43页
     ·徽州传统建筑材料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徽州传统建筑构造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徽州传统建筑结构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徽州传统建筑建造第42-43页
   ·徽州当代地域建筑案例分析第43-50页
     ·黄山国际大酒店第43-45页
     ·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第45-46页
     ·黄山轩辕国际大酒店第46-47页
     ·绩溪博物馆第47-50页
   ·徽州建筑在建构层面的地域性表现第50-51页
第四章 诗意江南 兼收并蓄第51-63页
   ·江南的基本地域概况第51-53页
     ·江南地理与地貌第51-52页
     ·江南的气候第52页
     ·江南的文化第52-53页
   ·江南传统建筑建构层面的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 ·江南传统建筑材料第54页
     ·江南传统建筑构造第54-55页
     ·江南传统建筑结构第55页
     ·江南传统建筑建造第55页
   ·江南当代地域建筑举例评析第55-62页
     ·上海松江方塔园何陋轩第55-56页
     ·青浦私营企业协会办公楼第56-58页
     ·五维空间之绸墙第58-60页
     ·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第60-62页
   ·江南建筑在建构层面的地域性表现第62-63页
第五章 开放岭南 多元求新第63-78页
   ·岭南基本地域概况第63-67页
     ·岭南的地理与地貌第63页
     ·岭南的气候第63-64页
     ·岭南的文化第64-67页
   ·岭南传统建筑建构层面的分析第67-71页
     ·岭南传统建筑材料第68-69页
     ·岭南传统建筑构造第69-70页
     ·岭南传统建筑结构第70页
     ·岭南传统建筑建造第70-71页
   ·岭南当代地域建筑案例分析第71-77页
     ·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第71-72页
     ·广州大剧院第72-74页
     ·万科中心第74-77页
   ·岭南建筑在建构层面的地域性表现第77-78页
第六章 建构层面的中国地域性建筑创作第78-89页
   ·徽州、江南、岭南地域建筑表现对比第78-81页
     ·地理、地貌层面第78页
     ·气候层面第78-79页
     ·地域文化层面第79-80页
     ·建构层面第80-81页
   ·建构层面的中国建筑地域性表达策略第81-87页
       ·材料策略第82-83页
     ·构造策略第83-84页
     ·结构策略第84页
     ·建造策略第84-87页
   ·建构层面中国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思考第87-89页
     ·“全寿命”设计第87-88页
     ·变化的地域性第88-89页
第七章 结语第89-90页
参考文献第90-9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92-93页

论文共9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地域文化视角下特色博物馆空间环境设计研究
下一篇:水性聚氨酯注浆堵水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