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9页 |
·桥梁风载及疲劳的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·桥梁风载研究理论的发展及现状 | 第9-11页 |
·桥梁疲劳计算的发展及现状 | 第11-17页 |
·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考虑预应力作用的车-桥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19-34页 |
·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19-20页 |
·车辆模型的基本假定 | 第19-20页 |
·车辆动力学模型 | 第20页 |
·预应力刚度理论 | 第20-22页 |
·单元的预应力刚度理论 | 第22-25页 |
·空间梁单元的预应力刚度公式[75] | 第22-24页 |
·空间索单元预应力的刚度公式 | 第24-25页 |
·桥梁动力学模型建立 | 第25-30页 |
·模型建立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悬索理论 | 第26-29页 |
·主缆线形解析计算理论 | 第27-28页 |
·抛物线理论 | 第28-29页 |
·桥梁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29-30页 |
·桥梁模型正确性的校验 | 第30-34页 |
·RITZ 向量直接叠加法 | 第31-32页 |
·Lanczos 方法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风载作用下的车-桥耦合系统响应的分析 | 第34-47页 |
·风载计算概述 | 第34-35页 |
·风力计算方法 | 第35-38页 |
·桥梁风力计算 | 第35-36页 |
·列车(车辆)风力计算 | 第36-38页 |
·风载作用下车-桥耦合系统程序设计 | 第38-39页 |
·车-桥系统风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| 第39-47页 |
·列车走行性评价标准 | 第39-41页 |
·风载荷与车速对车辆走行性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·风载荷与桥梁结构参数对车辆走行性的影响 | 第43-47页 |
第四章 桥梁结构的疲劳寿命预估及其规律分析 | 第47-62页 |
·随机载荷谱 | 第47-48页 |
·雨流计数法 | 第48-53页 |
·雨流计算法的前处理 | 第48-51页 |
·雨流计数过程及改进 | 第51-53页 |
·应力谱的生成 | 第53-55页 |
·疲劳计算方法 | 第55-58页 |
·S-N 曲线 | 第55-56页 |
·疲劳的线性积累理论 | 第56-57页 |
·缆索预应力对疲劳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·桥梁结构疲劳寿命分析 | 第58-62页 |
第五章 悬索桥风载影响及其疲劳寿命预估分析 | 第62-80页 |
·悬索桥模型建立及校验 | 第62-65页 |
·车辆蛇行运动的几何修正 | 第65-67页 |
·横向静风载对悬索桥结构的影响 | 第67-70页 |
·风载条件下列车行驶速度对桥梁横向位移的影响 | 第70-74页 |
·悬索桥静风载对车辆走行性影响 | 第74-75页 |
·车桥耦合状态下节点力筛选 | 第75-77页 |
·桥梁结构疲劳计算分析 | 第77-80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0-83页 |
·本文总结 | 第80-82页 |
·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8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88-89页 |
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