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·电离层D层探测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·传统的电离层探测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基于VLF长波电台的探测方法 | 第12-14页 |
·基于闪电天波信号的D层探测 | 第14-16页 |
·论文的选题与主要内容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多站同步闪电探测系统的设计 | 第19-37页 |
·探测系统的整体框架 | 第19-21页 |
·采集系统端的设计 | 第21-23页 |
·数据触发线程和文件写入线程的设计 | 第23-26页 |
·软件滤波器参数的选取 | 第24-25页 |
·触发浮动阈值的设计 | 第25-26页 |
·GPS时间匹配线程的设计 | 第26-27页 |
·网络传输线程的设计 | 第27-29页 |
·利用DCT对数据进行压缩传输 | 第28-29页 |
·基于CUDA并行运算的闪电事件定位算法 | 第29-37页 |
·基于DTOA的并行定位算法 | 第29-32页 |
·基于定位算法的多站闪电站网站距误差模拟 | 第32-37页 |
第三章 江淮流域闪电定位网 | 第37-43页 |
·站网布局与站距误差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雷暴定位结果分析 | 第40-43页 |
第四章 基于时域地闪回击反射波形的电离D层等效高度计算 | 第43-55页 |
·基于时域波形特征点的D层等效反射高度计算方法 | 第43-47页 |
·定位误差造成的电离层虚拟反射高度计算误差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一次电离层D层日变化特征的个例研究 | 第49-55页 |
第五章 日间D层形态随时间变化的观测研究 | 第55-73页 |
·多次D层高度反演变化特征 | 第55-65页 |
·对于原始虚拟反射高度数据的处理 | 第55-62页 |
·多日的D层反射高度的分布结果 | 第62-65页 |
·D层等效反射高度的日间波动特征与X射线辐射量的对比 | 第65-69页 |
·D层等效反射高度对太阳耀斑扰动的时间延迟 | 第69-73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·本文主要内容 | 第73-74页 |
·展望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1页 |
附录 | 第81-97页 |
致谢 | 第97-99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| 第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