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0-11页 |
英文缩写 | 第11-1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7-26页 |
·MIMO 无线通信系统和空时编码技术背景 | 第17-19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3页 |
·论文组织结构 | 第23-26页 |
第二章 正交空时块编码的简化解码算法 | 第26-40页 |
·引言 | 第26-27页 |
·常用的几类复OSTBC 结构 | 第27-29页 |
·两种OSTBC 极大似然解码算法 | 第29-32页 |
·Tarokh 的极大似然OSTBC 解码 | 第30页 |
·L. Azzam 基于QR 分解的极大似然解码 | 第30-32页 |
·迫零球形解码算法 | 第32-37页 |
·解码算法计算复杂度分析和性能比较 | 第37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空时编码系统的重编码插值信道估计 | 第40-56页 |
·引言 | 第40-43页 |
·基本的MIMO 空时码结构 | 第43-44页 |
·空时重编码插值信道估计算法 | 第44-48页 |
·数值仿真 | 第48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6页 |
第四章 GLSTC 检测算法误码传播分析和在WPAN 多址接入算法中的应用 | 第56-81页 |
·GLSTC 检测算法中误码传播分析和功率最优化 | 第56-73页 |
·引言 | 第57-58页 |
·GLSTC 系统模型 | 第58-62页 |
·信道模型 | 第58-59页 |
·GLSTC 的发射模型 | 第59-60页 |
·GLSTC 的接收端解码算法 | 第60-62页 |
·误码传播分析和最优功率分配 | 第62-68页 |
·数值仿真 | 第68-72页 |
·小结 | 第72-73页 |
·无线个人区域网络中基于干扰抑制和干扰消除的多址接入 | 第73-81页 |
·引言 | 第73-74页 |
·基于干扰抑制和干扰消除的多址接入 | 第74-77页 |
·数值仿真 | 第77-80页 |
·小结 | 第80-81页 |
第五章 QOSTBC 级联FEC 码结构的并行干扰消除算法 | 第81-101页 |
·引言 | 第81-83页 |
·QOSTBC 和FEC 级联发射模型 | 第83-86页 |
·检测和解码算法 | 第86-89页 |
·星座旋转的QOSTBC 级联FEC 并行干扰消除 | 第89-90页 |
·数值仿真 | 第90-98页 |
·QOSTBC 级联CRC 干扰消除 | 第91-92页 |
·QOSTBC 级联Reed-Solomon 码干扰消除 | 第92-96页 |
·QOSTBC 级联BCH 码干扰消除 | 第96页 |
·星座旋转QOSTBC 级联RS 码的并行干扰消除性能 | 第96-9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8-101页 |
第六章 天线子集选择和QOSTBC 自适应交换发射算法 | 第101-119页 |
·引言 | 第102-104页 |
·固定发射模型 | 第104-108页 |
·发射天线子集选择 | 第105-106页 |
·空时码发射方案 | 第106-108页 |
·自适应发射模式 | 第108-111页 |
·应用示例和数值仿真 | 第111-11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7-119页 |
第七章 全文总结 | 第119-124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119-121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21-1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4-136页 |
附录 OSTBC 码迫零球形解码算法 | 第136-140页 |
G_3 格式OSTBC 码的迫零球形解码算法 | 第136-137页 |
G_4 格式OSTBC 码的迫零球形解码算法 | 第137-138页 |
H_3 格式OSTBC 码的迫零球形解码算法 | 第138-139页 |
H_4 格式OSTBC 码的迫零球形解码算法 | 第139-140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| 第140-142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142-143页 |
致谢 | 第143-1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