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7页 |
·引言 | 第10页 |
·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| 第10-12页 |
·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| 第12-13页 |
·常见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方法 | 第13-17页 |
·基于潮流的分析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分岔分析方法 | 第14页 |
·时域仿真方法 | 第14-16页 |
·暂态稳定性分析的直接法 | 第16-17页 |
·基于安全域的分析方法 | 第17页 |
·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研究中“域”的方法 | 第17-23页 |
·静态电压稳定域 | 第17-19页 |
·小扰动稳定域 | 第19-21页 |
·动态安全域 | 第21-22页 |
·电力系统安全域的实际应用 | 第22-23页 |
·本文所关注的两个主要问题 | 第23-24页 |
·现有软件资源的扩展应用理念——递归投影方法的应用 | 第24-26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24-25页 |
·基于时域仿真程序的双层算法结构 | 第25-26页 |
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基础知识与分岔分析 | 第27-47页 |
·引言 | 第27页 |
·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基本概念与分岔分析基础知识 | 第27-32页 |
·描述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 | 第28页 |
·平衡点与周期轨道稳定性的定义 | 第28-29页 |
·平衡点的分类 | 第29页 |
·局部稳定、不稳定和中心流形 | 第29-30页 |
·双曲型平衡点的Hartman 定理 | 第30页 |
·平衡点稳定性判别的李雅普诺夫(Lyapunov)判据 | 第30页 |
·稳定平衡点的吸引域 | 第30-31页 |
·结构稳定性与分岔现象 | 第31-32页 |
·电力系统研究中常见的分岔现象 | 第32-41页 |
·鞍节分岔(Saddle Node Bifurcation, SNB) | 第33-36页 |
·Hopf 分岔(Hopf Bifurcation, HB) | 第36-38页 |
·奇异诱导分岔(Singularity Induced Bifurcation, SIB) | 第38-40页 |
·极限诱导分岔(Limit Induced Bifurcation, LIB) | 第40-41页 |
·连续型方法 | 第41-46页 |
·参数化 | 第41-42页 |
·预测环节 | 第42-44页 |
·校正环节 | 第44-45页 |
·连续型方法在本文中的应用 | 第45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三章 基于分区总负荷空间上电压稳定域的安全监控方法 | 第47-70页 |
·引言 | 第47-48页 |
·分区总负荷空间上的电压稳定域 | 第48-50页 |
·节点负荷空间到分区总负荷空间的映射 | 第48-49页 |
·分区总负荷空间上的电压稳定域 | 第49-50页 |
·电压稳定域边界的局部近似表达 | 第50-53页 |
·电压稳定域边界的法向量 | 第50-51页 |
·电压稳定域边界的切平面局部近似 | 第51-52页 |
·电压稳定域边界的聚类切平面描述 | 第52-53页 |
·最敏感分区总负荷变化方向搜索 | 第53-55页 |
·最敏感分区总负荷变化方向的相关推导 | 第53-54页 |
·最敏感分区总负荷变化方向的搜索步骤 | 第54-55页 |
·最敏感分区总负荷变化方向的指导意义 | 第55页 |
·基于分区总负荷空间上电压稳定域的安全监控方法 | 第55-56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56-64页 |
·算例系统简介 | 第56-59页 |
·分区内节点负荷增长方向变化对域边界的影响 | 第59-61页 |
·电压稳定域边界的局部近似表达 | 第61-62页 |
·电压稳定域边界的聚类切平面描述 | 第62-63页 |
·最敏感分区总负荷变化方向搜索 | 第63-64页 |
·最敏感分区总负荷变化方向揭示电压稳定敏感分区 | 第64页 |
·三维以上分区总负荷空间中的应用 | 第64-65页 |
·分区总负荷空间上电压稳定域边界的不同拓扑特性 | 第65-6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四章 基于递归投影方法的平衡点求取以及小扰动稳定分析 | 第70-98页 |
·引言 | 第70-71页 |
·不变子空间的相关基础知识 | 第71-72页 |
·递归投影方法 | 第72-76页 |
·算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| 第73-74页 |
·运算特性 | 第74-75页 |
·小扰动稳定信息的获取 | 第75-76页 |
·基底构造方法 | 第76-79页 |
·基于QR 分解的基底构造方法 | 第76-77页 |
·基于Arnoldi 算法的基底构造方法 | 第77-79页 |
·递归投影方法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| 第79-81页 |
·递归投影方法在微分代数系统中的推广应用 | 第79-80页 |
·非线性环节对递归投影方法的影响 | 第80页 |
·本章所使用的电力系统时域仿真程序 | 第80-81页 |
·递归投影方法的流程图 | 第81-83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83-97页 |
·算例A:WECC 9 节点系统——初步论证 | 第83-87页 |
·算例B:WECC 9 节点系统——不稳定平衡点的计算 | 第87-90页 |
·算例C:新英格兰39 节点系统——非线性环节的影响 | 第90-93页 |
·算例D:230 节点系统——RPM 与PSS/E 结合使用 | 第93-9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7-98页 |
第五章 基于连续型递归投影方法的平衡解流形追踪与分岔分析 | 第98-111页 |
·引言 | 第98-99页 |
·递归投影方法基本步骤的简要回顾 | 第99-100页 |
·连续型递归投影方法 | 第100-103页 |
·参数化 | 第100页 |
·预测环节 | 第100-102页 |
·校正环节 | 第102-103页 |
·基底更新方法 | 第103-104页 |
·基底的重复利用和维持基底精度的方法 | 第103页 |
·基于QR 分解的基底更新方法 | 第103-104页 |
·基底矩阵的变化对于连续型递归投影方法的影响 | 第104页 |
·连续型递归投影方法的流程图 | 第104-106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106-109页 |
·算例系统简介 | 第106页 |
·参数变化方式的描述 | 第106-107页 |
·平衡解流形追踪与分岔分析 | 第107-10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9-111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 | 第111-11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4-130页 |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130-131页 |
致谢 | 第13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