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有机化学论文

两种偶氮化合物热危险性及热分解机理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目录第7-9页
1 绪论第9-15页
   ·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·吸放热重叠的有机化合物热分解方面的研究第10-12页
     ·偶氮化合物在溶剂的热分解方面的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·本论文的工作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对象第13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3-15页
2 热分解动力学分析方法第15-21页
   ·等温法第15-16页
   ·多重扫描速率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·KISSINGER法第17页
     ·FRIEDMAN法第17-18页
   ·单一扫描速率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·一般积分分法的COATS-REDFERN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普适积分法第19-2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0-21页
3 基于DSC的两种偶氮化合物的热分解特性第21-40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21页
     ·实验样品与条件第21-22页
   ·基于动态DSC的两种偶氮化合物测试结果与分析第22-35页
     ·热分解特性第22-27页
     ·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对比第27-33页
     ·AIBN在苯胺溶剂中的热行为研究第33-35页
   ·基于等温DSC的两种偶氮化合物测试结果与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 ·热分解特性第35-38页
     ·AIBN等温条件下反应机理的计算第38-3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9-40页
4 绝热条件下两种偶氮化合物的热分解特性第40-61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40-42页
     ·仪器与测试原理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及具体条件第41-42页
   ·测试结果及分析第42-48页
   ·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计算第48-49页
   ·测试结果的修正第49-52页
   ·相容性分析第52-56页
     ·相容性判据第53-55页
     ·相容性结果与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·两种偶氮化合物热危险性的比较第56-59页
     ·ARC的SADT推算方法第56-57页
     ·两种偶氮化合物在溶剂中的SADT推算第57-5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9-61页
5 总结与展望第61-63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61-62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62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70页
附录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型导电水凝胶修饰电极及其生物应用
下一篇:新型BODIPY类铜离子(II)荧光探针的研究及其细胞显影性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