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药学论文--中药炮制、制剂论文

临床应用四物煮散的初步研究

摘要第1-3页
Abstract第3-4页
目录第4-7页
引言第7-9页
 1 选题目的、意义和立题依据第7-8页
 2 中药煮散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第8-9页
第一章 四物煮散最佳粒度的研究第9-42页
 1 仪器和材料第9-10页
 2 不同粒度四物煮散颗粒的制备第10页
 3 当归煮散最佳粒度的研究第10-22页
   ·不同粒度当归煮散不同时间点阿魏酸煎出量第10-15页
     ·分析条件第10页
     ·对照品溶液制备第10页
     ·供试品溶液制备第10-11页
     ·方法学考察第11-14页
     ·样品测定结果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结果分析比较第15页
   ·不同粒度当归煮散不同时间点藁本内酯煎出率第15-20页
     ·分析条件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对照品溶液制备第16页
     ·供试品溶液制备第16页
     ·方法学考察第16-19页
     ·样品测定结果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结果分析比较第20页
   ·不同粒度当归煮散不同时间点总煎出物煎出率第20-22页
   ·小结第22页
 4 川芎煮散最佳粒度的研究第22-29页
   ·不同粒度川芎煮散不同时间点阿魏酸煎出率第22-27页
     ·分析条件第22页
     ·对照品溶液制备第22页
     ·供试品溶液制备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方法学考察第23-26页
     ·样品测定结果第26页
     ·结果分析比较第26-27页
   ·不同粒度川芎煮散不同时间点总煎出物煎出率第27-28页
   ·小结第28-29页
 5 白芍煮散最佳粒度的研究第29-35页
   ·不同粒度白芍煮散不同时间点芍药苷煎出率第29-34页
     ·分析条件第29页
     ·对照品溶液制备第29页
     ·供试品溶液制备第29页
     ·方法学考察第29-33页
     ·样品测定结果第33页
     ·结果分析比较第33-34页
   ·不同粒度白芍煮散不同时间点总煎出物煎出率第34-35页
   ·小结第35页
 6 熟地煮散最佳粒度的研究第35-41页
   ·不同粒度熟地煮散不同时间点多糖煎出率第36-40页
     ·熟地多糖的提取与精制第36页
     ·供试品溶液制备第36页
     ·标准曲线的制备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换算因子的测定第37页
     ·方法学考察第37-39页
     ·样品测定结果第39-40页
   ·不同粒度熟地煮散不同时间点总煎出物煎出率第40-41页
   ·小结第41页
 7 结论第41-42页
第二章 四物煮散临床煎煮条件研究第42-58页
 1 仪器和材料第42-43页
 2 方法与结果第43-58页
   ·四物煮散的制备第43页
   ·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43页
   ·HPLC测定阿魏酸煎出率方法的建立第43-47页
     ·分析条件第43页
     ·对照品溶液制备第43页
     ·方法学考察第43-47页
     ·阿魏酸煎出率测定第47页
   ·HPLC测定芍药苷煎出率方法的建立第47-50页
     ·分析条件第47页
     ·对照品溶液制备第47页
     ·方法学考察第47-50页
     ·芍药苷煎出率测定第50页
   ·多糖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第50-53页
     ·多糖的提取与精制第50页
     ·供试品溶液制备第50-51页
     ·标准曲线的制备第51页
     ·换算因子的测定第51-52页
     ·方法学考察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样品中多糖的测定第53页
   ·总煎出物的测定第53-54页
   ·权重系数的确定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建立评价目标树第54页
     ·构成两两比较优先矩阵第54页
     ·计算权重系数第54-55页
   ·正交试验设计第55页
   ·正交试验与结果第55-56页
   ·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·验证试验第57-58页
第三章 四物原饮片与煮散的化学性对比第58-63页
 1 实验处方与汤剂制备第58页
   ·四物汤处方第58页
   ·四物原饮片汤剂的制备第58页
   ·四物煮散汤剂的制备第58页
 2 方法与结果第58-63页
   ·不同时间点阿魏酸的煎出率对比第58-59页
   ·不同时间点芍药昔的煎出率对比第59-60页
   ·不同时间点多糖的煎出率对比第60-61页
   ·不同时间点总煎出物量对比第61页
   ·溶出曲线比较结果分析第61-63页
第四章 四物原饮片与煮散汤剂指纹图谱对比研究第63-76页
 1 试验仪器和材料第63页
 2 汤剂样品的制备第63-64页
   ·四物原饮片汤剂的制备第63页
   ·四物煮散汤剂的制备第63-64页
   ·熟地、当归、白芍、川芎药材汤剂的制备第64页
 3 四物汤指纹图谱的建立第64-76页
   ·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64页
   ·色谱柱的选择第64-65页
   ·流动相的选择第65页
   ·检测波长的选择第65-66页
   ·柱温的选择第66-67页
   ·流速的考察第67页
   ·四物汤指纹图谱色谱条件的结论第67-68页
   ·四物汤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第68页
     ·精密度试验第68页
     ·稳定性试验第68页
     ·重复性试验第68页
   ·主要色谱峰的鉴定第68-71页
     ·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68页
     ·熟地、当归、白芍、川芎药材供试液的制备第68-69页
     ·熟地、当归、白芍、川芎指纹图谱的测定第69-71页
   ·参照峰的选取第71页
   ·样品指纹图谱的测定与比较第71-75页
   ·相似度的计算第75-76页
 4 小结第76页
第五章 总结与讨论第76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1页
致谢第81-82页
后置部分第82-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黄精饮片小包装贮藏技术研究
下一篇:荆芥、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体外抗流感病毒效应及TLR/IFN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