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内容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目录 | 第6-9页 |
| 第1章 导论 | 第9-19页 |
| 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1-16页 |
| ·相关国外文献 | 第12-13页 |
| ·相关国内文献 | 第13-15页 |
| ·文献述评 | 第15-16页 |
| ·研究内容及结构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结构 | 第17页 |
| ·采用的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| ·难点及创新之处 | 第17-19页 |
| 第2章 货币供给和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影响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8页 |
| ·货币供给、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| 第19-22页 |
| ·货币供给的结构和层次 | 第19-20页 |
| ·财政支出的核算口径和结构 | 第20-21页 |
| ·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相关理论 | 第21-22页 |
| ·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理论 | 第22-24页 |
| ·利率传导机制理论 | 第22页 |
| ·信用传导机制理论 | 第22-23页 |
| ·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理论 | 第23页 |
| ·汇率传导机制理论 | 第23-24页 |
| ·财政支出的传导机制理论 | 第24-25页 |
| ·商品市场途径 | 第24页 |
| ·货币市场途径 | 第24-25页 |
| ·货币供给与财政支出的协调配合原理 | 第25-28页 |
| 第3章 我国货币供给与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影响的阶段性分析 | 第28-36页 |
| ·1984~1997的货币供给与财政支出 | 第28-31页 |
| ·1984~1997的货币供给分析 | 第28-30页 |
| ·1984~1997的财政支出分析 | 第30-31页 |
| ·1998~2004的货币供给与财政支出 | 第31-32页 |
| ·1998~2004年的货币供给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·1998~2004年的财政支出分析 | 第32页 |
| ·2005年后的货币供给与财政支出 | 第32-34页 |
| ·2005年后的货币政策及效果 | 第33-34页 |
| ·2005年后的货币政策及效果 | 第34页 |
| ·货币供给与财政支出政策的现实评价 | 第34-36页 |
| 第4章 中国货币供给和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| 第36-49页 |
| ·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| 第36-37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36页 |
| ·研究步骤 | 第36-37页 |
| ·变量的选取与数据的处理 | 第37-40页 |
| ·变量的选取 | 第37-38页 |
| ·数据说明 | 第38-40页 |
| ·实证检验及分析 | 第40-48页 |
| ·数据处理和检验 | 第40-43页 |
| ·模型识别 | 第43-44页 |
| ·基于SVAR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 | 第44-48页 |
| ·实证分析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第5章 中国货币供给与财政支出政策效果综合评价及政策建议 | 第49-56页 |
| ·货币供给和财政支出政策效果的综合评价 | 第49-50页 |
| ·货币供给和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及物价影响有长短不同的时滞 | 第49页 |
| ·货币供给与财政支出政策对物价和经济产出具有正负双向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改善我国货币供给和财政支出政策效果的政策建议 | 第50-56页 |
| ·科学性:提高货币供给和财政支出政策效果的测量及预测能力 | 第50-51页 |
| ·有效性:完善货币供给和财政支出政策的传导机制 | 第51-53页 |
| ·精准性:细化货币供给和财政支出调控工具,把握调控力度 | 第53-54页 |
| ·灵活性:适时适度调整货币供给和财政支出政策搭配组合的模式 | 第54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| 后记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