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目录 | 第5-6页 |
| 引言 | 第6-7页 |
| 一、布莱希特的“陌生化”理论与概述 | 第7-9页 |
| (一) 何谓“陌生化” | 第7页 |
| (二) 舞台表演“陌生化”概述 | 第7-9页 |
| 二、《红玫瑰与白玫瑰》剧本的陌生化 | 第9-15页 |
| (一) 从小说到剧本 | 第9-13页 |
| (二) 《红玫瑰与白玫瑰》主题与隐喻 | 第13-15页 |
| 三、《红玫瑰与白玫瑰》中王娇蕊形象分析 | 第15-20页 |
| (一) 王娇蕊性格解析 | 第15-18页 |
| (二) 王娇蕊与全剧主要角色的人物关系 | 第18-20页 |
| 四、《红玫瑰与白玫瑰》中王娇蕊舞台行动的处理 | 第20-27页 |
| (一) 语言的陌生化 | 第20-21页 |
| (二) 形体动作的陌生化 | 第21-23页 |
| (三) 情感心理的陌生化 | 第23-24页 |
| (四) 舞台调度的处理 | 第24-25页 |
| (五) 舞台美术的强化 | 第25-27页 |
| 结语 | 第27-2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8-29页 |
| 致谢 | 第2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