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目录 | 第1-6页 | 
| 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 
| Abstract | 第8-9页 | 
| 缩略语词表 | 第9-10页 | 
| 第一部分 文献综述 | 第10-29页 | 
|  前言 | 第10页 | 
|  1. 中西方体质学说发展概述 | 第10-18页 | 
|    ·中医体质学发展概述 | 第10-16页 | 
|      ·上古时代至西汉时期 | 第10-13页 | 
|      ·东汉时期 | 第13页 | 
|      ·魏晋隋唐时期 | 第13-14页 | 
|      ·宋元明清时期 | 第14-15页 | 
|      ·近代时期 | 第15-16页 | 
|    ·西方体质学说发展概述 | 第16-18页 | 
|      ·古代时期 | 第16-17页 | 
|      ·近代时期 | 第17-18页 | 
|  2. 中西方健康相关量表应用现况 | 第18-24页 | 
|    ·西方健康相关量表发展史与现况 | 第18-21页 | 
|    ·中医体质量表发展史与现况 | 第21-22页 | 
|      ·中医体质量表国外发展应用与现况 | 第21-22页 | 
|    ·中医体质国内发展与应用 | 第22-24页 | 
|      ·体质分类标准研究 | 第22页 | 
|      ·体质与性别研究 | 第22-23页 | 
|      ·体质与年龄 | 第23页 | 
|      ·体质与性格 | 第23页 | 
|      ·体质与环境 | 第23-24页 | 
|  3. 中西方医疗保健现况与应用 | 第24-25页 | 
|    ·中医体质相关量表 | 第24页 | 
|    ·现代保健养生方法 | 第24-25页 | 
|      ·自然疗法 | 第24页 | 
|      ·芳香疗法 | 第24页 | 
|      ·瑜珈 | 第24-25页 | 
|      ·阿输吠陀(AYURVEDA) | 第25页 | 
|    ·中医体质量表未来前景 | 第25页 | 
|  4. 量表应用在因特网与其他方法之成效 | 第25-29页 | 
|    ·调查表格先进化一种符合现今生活形式的调查方式 | 第26页 | 
|    ·先进化表格与网络系统的关联性 | 第26-27页 | 
|    ·因特网的特性 | 第27-29页 | 
|      ·连网性 | 第27-28页 | 
|      ·数据可探与互动性 | 第28页 | 
|        ·因特网去地域性限制 | 第28-29页 | 
| 第二部分 | 第29-40页 | 
|  5. 调查设计 | 第29-31页 | 
|    ·接口与界面设计 | 第29-30页 | 
|      ·资料的可深探性 | 第29页 | 
|      ·数据处理能力 | 第29页 | 
|      ·可在移动平台操作 | 第29页 | 
|      ·免费 | 第29-30页 | 
|    ·因特网网站的架设 | 第30页 | 
|      ·因特网问卷系统的架设 | 第30页 | 
|      ·生活量表的架设 | 第30页 | 
|      ·体质量表的架设 | 第30页 | 
|    ·对象 | 第30页 | 
|    ·质量控制 | 第30-31页 | 
|    ·方法 | 第31页 | 
|    ·资料的披露媒介 | 第31页 | 
|    ·调查内容 | 第31页 | 
|  6. 调查结论、回复及建议讨论与未来建议 | 第31-33页 | 
|    ·文字陈述的修改 | 第31-32页 | 
|      ·问卷与版型 | 第31页 | 
|      ·疾病专业名词的呈现方式 | 第31-32页 | 
|    ·填卷时对于相关习惯强度的选择与描述 | 第32页 | 
|    ·投放区块的不同结果 | 第32-33页 | 
|    ·专业语言与沟通 | 第33页 | 
|    ·受众语言与教育水平的差距 | 第33页 | 
|    ·因特网的普及回复速度的关系 | 第33页 | 
|    ·问卷叙述与视觉关系 | 第33页 | 
|    ·社群网络的优势与劣势 | 第33页 | 
|  7. 研究内容 | 第33-38页 | 
|    ·SF-36健康量表与九种体质量表之评估与相关性 | 第33-34页 | 
|      ·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估的意义 | 第34页 | 
|      ·卫生医疗的意义 | 第34页 | 
|      ·护理医学方面的意义 | 第34页 | 
|    ·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估的应用 | 第34-35页 | 
|      ·一般与特殊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 | 第34页 | 
|      ·不同疾病人群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| 第34-35页 | 
|      ·干预预防与保健措施的效果 | 第35页 | 
|      ·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| 第35页 | 
|      ·人口学因素 | 第35页 | 
|      ·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| 第35-36页 | 
|      ·中医体质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关系的研究 | 第36页 | 
|    ·研究分析及结果 | 第36-38页 | 
|      ·社会状态与体质量表之关系 | 第37页 | 
|      ·以疼痛感受影响的生心理状态与体质量表之关系 | 第37-38页 | 
|      ·以心理感受为主而影响生心理状态及体质量表之关系 | 第38页 | 
|  8. 结语 | 第38-40页 | 
| 第三部分 参考文献与附件 | 第40-70页 | 
|  参考文献 | 第40-45页 | 
|  附件一 载录网站列表 | 第45-48页 | 
|  附件二 社群网络平合与趋势2014 | 第48-49页 | 
|  附件三 尼尔森网络使用平均时间调查图 | 第49-50页 | 
|  附件四 特别为此调查所设计的网站网址:HTTP://WWW.AATCM.NET | 第50-51页 | 
|  附件五 点入网站GOOGLE DOC自动化问卷画面与系统 | 第51-58页 | 
|  附件六 电子自动回函内容、九种体质介绍、及生活饮食建议 | 第58-66页 | 
|  附件七 社会状态与体质量表之影响 | 第66-67页 | 
|  附件八 身心理维度调查结果-SF-36 BODY PAIN vs. CCMQ | 第67-68页 | 
|  附件九 SF36生理生病频率、心理倦怠频率、性别与体质量的关系 | 第68-70页 | 
| 致谢 | 第70-71页 | 
| 个人简历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