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目录 | 第1-4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英文缩略词表 | 第9-10页 |
|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10-31页 |
| 综述一 捻转补泻手法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9页 |
| 综述二 血虚证的研究概况 | 第19-31页 |
|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| 第31-46页 |
| 前言 | 第31-32页 |
| 材料和方法 | 第32-36页 |
| 1 实验材料 | 第32页 |
| 2 实验方法 | 第32-34页 |
| 3 实验指标 | 第34页 |
| 4 数据处理 | 第34页 |
| 5 技术路线图 | 第34-36页 |
| 实验结果 | 第36-42页 |
| 1 造模前、后各组大鼠体征及外周血中RBC、Hb、IRF比较 | 第36-38页 |
| 2 针刺治疗前后各组大鼠外周血中RBC、Hb、IRF的变化 | 第38-42页 |
| 讨论 | 第42-45页 |
| 1 捻转补泻手法与捻转方向的关系 | 第42页 |
| 2 补泻手法与补泻效应的关系 | 第42-44页 |
| 3 针刺对血虚证大鼠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| 结论 | 第45-4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6-47页 |
| 致谢 | 第47-48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48-49页 |
| 附图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