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医引入对民国时期针灸治疗学的影响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1 前言 | 第7-11页 |
| 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7页 |
| ·本领域研究现状 | 第7-8页 |
| ·研究材料与方法 | 第8-11页 |
| ·文献概况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| 2 西医引入与民国时期针灸治疗学之变化 | 第11-32页 |
| ·疾病认知的变化 | 第11-17页 |
| ·病名 | 第11-14页 |
| ·病因 | 第14-15页 |
| ·病理 | 第15-17页 |
| ·治疗理念的变化 | 第17-20页 |
| ·疗效机理 | 第17-19页 |
| ·治疗原则 | 第19-20页 |
| ·操作技术的变化 | 第20-32页 |
| ·器具 | 第20页 |
| ·消毒 | 第20-22页 |
| ·取穴 | 第22-28页 |
| ·术后调理 | 第28页 |
| ·意外处置 | 第28-29页 |
| ·禁忌 | 第29-32页 |
| 3 民国时期针灸治疗学之现代影响 | 第32-35页 |
| ·中西病名并用 | 第32-33页 |
| ·辨病辩证结合 | 第33-34页 |
| ·新旧技术融通 | 第34-35页 |
| 4 结语 | 第35-37页 |
| ·西医引入对近代针灸治疗学的双重影响与双面效应 | 第35页 |
| ·现代针灸治疗学对近代遗产的承接与扬弃 | 第35页 |
| ·中西关系仍是待解难题 | 第35-3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7-40页 |
| 致谢 | 第40-42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42-43页 |
| 附录 | 第43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