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·凹凸棒黏土 | 第13-14页 |
·凹凸棒黏土的特性 | 第13-14页 |
·凹凸棒黏土的在各行业领域中的应用 | 第14页 |
·聚苯胺 | 第14-16页 |
·聚苯胺的特性 | 第14-15页 |
·聚苯胺的掺杂和制备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零价铁 | 第16-17页 |
·零价铁的特性 | 第16页 |
·零价铁的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| 第16-17页 |
·类水滑石 | 第17-18页 |
·类水滑石的特性和制备方法 | 第17页 |
·类水滑石在环境方面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悬浮静置聚合制备PANI/ATP复合材料对Cr(Ⅵ)的吸附研究 | 第20-29页 |
·引言 | 第20-2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1-22页 |
·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21页 |
·材料制备 | 第21页 |
·吸附实验 | 第21-2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2-27页 |
·材料的结构表征 | 第22-23页 |
·PANI/ATP复合物的投料量对Cr(Ⅵ)吸附率的影响 | 第23页 |
·质量比m(AN:ATP)对Cr(Ⅵ)吸附率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·吸附时间对Cr(Ⅵ)吸附率的影响 | 第24页 |
·溶液的pH值对Cr(Ⅵ)吸附率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·温度对Cr(Ⅵ)吸附率的影响 | 第25页 |
·动力学研究 | 第25-26页 |
·等温吸附研究 | 第26-27页 |
·吸附机理分析 | 第27页 |
·再生实验 | 第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3章 混酸掺杂PANI/ATP复合材料对Cr(Ⅵ)吸附性能的研究 | 第29-35页 |
·引言 | 第29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9-30页 |
·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29页 |
·材料制备 | 第29页 |
·吸附试验 | 第29-3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0-34页 |
·复合材料的SEM图 | 第30-31页 |
·物料配比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31页 |
·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32页 |
·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吸附热力学 | 第33页 |
·吸附动力学 | 第33-34页 |
·再生实验 | 第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ZVI/PANI/AT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Cr(Ⅵ)的去除研究 | 第35-49页 |
·引言 | 第35-36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6-37页 |
·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36-37页 |
·材料制备 | 第37页 |
·吸附试验 | 第3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8页 |
·SEM和TEM表征 | 第37-41页 |
·XPS和FT-IR表征 | 第41-42页 |
·pH值对吸附Cr(Ⅵ)和析出铁离子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制备温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吸附动力学 | 第44-46页 |
·吸附热力学 | 第46-47页 |
·相关机理 | 第47-48页 |
·再生实验 | 第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5章 凹凸棒黏土负载Mg-Al类水滑石对Ni(Ⅱ)的吸附研究 | 第49-57页 |
·引言 | 第49-50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0-51页 |
·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50页 |
·材料制备 | 第50页 |
·吸附实验 | 第50-5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1-56页 |
·材料的结构表征 | 第51-52页 |
·pH值对吸附的影响 | 第52页 |
·投料量对吸附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·ATP、HT1c和HT1c/ATP的对镍离子吸附容量的比较 | 第53页 |
·吸附动力学 | 第53-55页 |
·吸附热力学 | 第55-56页 |
·吸附机理分析 | 第56页 |
·再生实验 | 第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