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3页 |
1 选题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城市环境问题威胁儿童安全 | 第12页 |
·城市中缺少儿童游戏场地 | 第12-13页 |
·城市公园是儿童在自然中感知、体悟、成长的重要场地 | 第13页 |
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的目的 | 第1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| 第14-19页 |
·“儿童友好型城市”计划 | 第14-15页 |
·游戏文化及儿童游戏的行为心理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游戏场地的设计研究及其实践发展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总结 | 第18-19页 |
4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9-20页 |
·儿童 | 第19页 |
·“儿童友好型”公园 | 第19页 |
·“儿童友好型”公园与儿童公园的区别 | 第19-20页 |
5 研究方法、目标及内容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目标及内容 | 第21页 |
6 论文构成与框架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儿童在公园中活动的生理、心理及行为模式的调研 | 第23-38页 |
1 研究对象 | 第23页 |
2 调研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实地勘察法 | 第23页 |
·访谈法 | 第23-24页 |
·调研问卷法 | 第24页 |
3 调研分析 | 第24-33页 |
·年龄构成 | 第25-26页 |
·儿童玩伴选择 | 第26页 |
·不同年龄段儿童公园使用频率 | 第26-27页 |
·儿童来园方式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来园季节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儿童对公园游戏类型偏好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公园体育运动类型偏好分析 | 第30页 |
·公园活动场地偏好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公园要素偏好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公园要素缺陷分析 | 第32-33页 |
4 调研结果总结 | 第33-36页 |
·儿童在公园中的活动类型 | 第33-34页 |
·儿童在公园中活动的特征 | 第34-35页 |
·儿童对于公园活动场地的需求及期待 | 第35-36页 |
5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基于“儿童友好”视角对长沙市公园绿地的实例调研 | 第38-61页 |
1 研究对象 | 第38-39页 |
·长沙市概况 | 第38页 |
·长沙市公园概况 | 第38-39页 |
·调研对象 | 第39页 |
2 调研方法 | 第39页 |
·实地勘察法 | 第39页 |
·访谈法 | 第39页 |
3 调研分析与评价 | 第39-59页 |
·烈士公园 | 第40-46页 |
·南郊公园 | 第46-51页 |
·桂花公园 | 第51-54页 |
·王陵公园 | 第54-59页 |
4 调研结果总结 | 第59页 |
·设计主要从成人视角出发,对儿童这一群体重视不够 | 第59页 |
·已有的儿童活动场地高度商业化,忽略对儿童自然天性的尊重 | 第59页 |
·安全隐患严重,忽略儿童的生理特点 | 第59页 |
5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四章 “儿童友好型”公园的规划设计 | 第61-76页 |
1 “儿童友好型”公园规划设计指导原则 | 第61-63页 |
·均衡布局城市公园,保证公园良好的可达性 | 第61页 |
·突破公园“儿童游戏区”的边界性,建立“全园活动场”观念 | 第61页 |
·关注全园各个细节,保证儿童在公园各区域玩耍的安全性 | 第61-62页 |
·重视儿童的天性,保证公园高度的自然性 | 第62-63页 |
2 “儿童友好型”公园设计要点 | 第63-75页 |
·儿童游戏区 | 第63-66页 |
·公园其他区域 | 第66-75页 |
3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五章 总结 | 第76-78页 |
1 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76页 |
2 研究的局限及不足之处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1页 |
附录A 儿童问卷(7-14岁儿童) | 第81-83页 |
附录B 父母问卷 | 第83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