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1 绪论 | 第9-20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已有学术成果与不足 | 第10-12页 |
·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2-16页 |
·文本选择的典型性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创新点 | 第16页 |
·重要概念界定 | 第16-20页 |
·土改小说 | 第16-17页 |
·地主 | 第17-18页 |
·形象模式 | 第18-20页 |
2 土改小说中地主的“功能”模式:出场、行动、结局 | 第20-38页 |
·“未见其人先闻其声”的出场方式 | 第20-24页 |
·土改的破坏者——明目张胆的破坏行为 | 第24-29页 |
·地主的辅助者——拉拢腐蚀的破坏行为 | 第29-33页 |
·遭镇压的地主——土改小说地主的结局 | 第33-38页 |
3 土改小说中地主的形象模式 | 第38-50页 |
·伪善或凶残的面孔:土改小说中地主的肖像 | 第38-41页 |
·年老色衰或无知泼妇的面孔:土改小说中地主婆的肖像 | 第41-44页 |
·横行乡里的恶霸形象:土改小说中地主的政治层面 | 第44-47页 |
·“飞来横财”:土改小说中地主的经济道德层面 | 第47-50页 |
4 文学叙述的背后:土改小说的叙述模式 | 第50-59页 |
·土改政策与地主定位 | 第50-53页 |
·土改工作与乡村结构 | 第53-56页 |
·社会环境与文学方法 | 第56-59页 |
5 结语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6页 |
在学研究成果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