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代中国休闲伦理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2页 |
导论 | 第12-32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12-13页 |
二、选题意义 | 第13-15页 |
三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8页 |
四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28-30页 |
五、创新与不足 | 第30-32页 |
第一章 休闲伦理的形成与本质特征 | 第32-56页 |
第一节 休闲的定义、特征与作用 | 第32-44页 |
一、休闲的内涵与本质 | 第32-38页 |
二、休闲的特征 | 第38-40页 |
三、休闲的功能与作用 | 第40-44页 |
第二节 休闲伦理是休闲生活发展的内在需要 | 第44-50页 |
一、休闲生活内蕴着伦理和价值的因子 | 第44-47页 |
二、休闲生活需要伦理的范导和提升 | 第47-50页 |
三、休闲伦理是当代人休闲生活的价值确证 | 第50页 |
第三节 休闲伦理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| 第50-56页 |
一、休闲伦理的定义 | 第51-52页 |
二、休闲伦理与劳作伦理的关系 | 第52-53页 |
三、休闲伦理的本质特征 | 第53-54页 |
四、休闲伦理教育是健康休闲的内在要求 | 第54-56页 |
第二章 休闲伦理思想资源 | 第56-70页 |
第一节 西方休闲伦理思想 | 第56-62页 |
一、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休闲伦理思想 | 第56-58页 |
二、中世纪时代的休闲伦理思想 | 第58-59页 |
三、近代工业文明时期的休闲伦理思想 | 第59-60页 |
四、现代西方休闲伦理思想 | 第60-62页 |
第二节 中国传统休闲伦理思想 | 第62-67页 |
一、先秦时期的休闲伦理思想 | 第62-64页 |
二、秦汉至隋时期的休闲伦理思想 | 第64-65页 |
三、唐宋元时期的休闲伦理思想 | 第65-66页 |
四、明清时期的休闲伦理思想 | 第66-67页 |
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休闲伦理思想 | 第67-70页 |
一、人的自由时间是休闲的载体 | 第67页 |
二、休闲是人的本质需要 | 第67-68页 |
三、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 | 第68-70页 |
第三章 休闲伦理的基本原则 | 第70-84页 |
第一节 身心健康原则 | 第70-76页 |
一、何谓身心健康 | 第70-73页 |
二、身心健康原则的要求 | 第73-75页 |
三、身心健康原则的价值 | 第75-76页 |
第二节 正当合理原则 | 第76-79页 |
一、无害于他人和社会公共生活 | 第76-77页 |
二、善待自我与善待他人 | 第77-78页 |
三、休闲主体之间的公正平等 | 第78-79页 |
第三节 优美雅致原则 | 第79-84页 |
一、优美雅致是人类生存的境界追求 | 第79-81页 |
二、贵和乐群与和睦融洽 | 第81-82页 |
三、低碳环保与绿色休闲 | 第82-84页 |
第四章 休闲伦理类型及实践要求 | 第84-97页 |
第一节 节日喜庆休闲伦理 | 第84-87页 |
一、节日喜庆休闲的伦理意义 | 第84-86页 |
二、节日喜庆休闲伦理的主要内容 | 第86-87页 |
第二节 游戏娱乐休闲伦理 | 第87-88页 |
一、游戏娱乐的生命价值意义 | 第87页 |
二、游戏娱乐休闲伦理要求 | 第87-88页 |
第三节 体育健身休闲伦理 | 第88-92页 |
一、体育健身的伦理意义 | 第88-89页 |
二、体育健身休闲伦理要求 | 第89-92页 |
第四节 旅游观光休闲伦理 | 第92-97页 |
一、旅游观光休闲的伦理意义 | 第92页 |
二、旅游观光休闲的伦理要求 | 第92-97页 |
第五章 休闲伦理与幸福生活 | 第97-111页 |
第一节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和意义状态 | 第97-101页 |
一、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 | 第97-98页 |
二、幸福是人对愿望达成时的感受和评价 | 第98-100页 |
三、幸福的满足与获得离不开德性的支撑 | 第100-101页 |
第二节 休闲伦理对幸福生活的意义 | 第101-104页 |
一、休闲伦理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理性追求 | 第101页 |
二、休闲伦理重在对生命质量的探寻 | 第101-102页 |
三、幸福生活需要休闲伦理的滋养 | 第102-104页 |
第三节 休闲伦理与幸福生活指数 | 第104-111页 |
一、幸福生活指数是衡量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指标 | 第104-107页 |
二、积极休闲有助于提升幸福生活指数 | 第107-108页 |
三、大力发展幸福导向型产业 | 第108页 |
四、想方设法降低过劳死比率 | 第108-111页 |
第六章 休闲道德失范及其救治 | 第111-133页 |
第一节 当代休闲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| 第111-118页 |
一、休闲主体对休闲认识和选择的误区 | 第111-114页 |
二、休闲内容的粗俗、低俗和庸俗化 | 第114-115页 |
三、休闲方式的伦理缺失 | 第115-118页 |
第二节 当前休闲道德失范的成因 | 第118-124页 |
一、休闲的认知误区导致休闲价值取向错位 | 第118-120页 |
二、市场经济负面影响致使休闲行为拜金化 | 第120-122页 |
三、休闲监管失格致使休闲方式伦理缺失 | 第122-124页 |
第三节 治理休闲道德失范的伦理对策与措施 | 第124-133页 |
一、强化休闲主体的内心信念和自我道德修养 | 第124-126页 |
二、以休闲伦理的合理社会评价引领休闲活动 | 第126-128页 |
三、建设积极健康进步的休闲伦理文化 | 第128-129页 |
四、建立健全健康向上的休闲伦理制度 | 第129-133页 |
结语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休闲伦理学 | 第133-1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7-143页 |
后记 | 第143-1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