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基地活动及其作用机理分析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目录 | 第7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| ·问题提出和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问题提出 | 第10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| ·科普基地发展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·科普基地特色活动 | 第12-13页 |
| ·关于科普基地作用的研究 | 第13页 |
| ·我国科普基地主要存在问题的研究 | 第13页 |
| ·科普基地存在问题的对策的相关论述 | 第13-14页 |
| ·文献评析 | 第14页 |
| 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4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14-16页 |
|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| 第16-23页 |
| ·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6-19页 |
| ·科普的涵义 | 第16-17页 |
| ·科普基地的内涵 | 第17-18页 |
| ·科技素养的内涵 | 第18-19页 |
| ·理论基础 | 第19-23页 |
| ·知识社会学的主要思想 | 第19页 |
| ·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主要思想 | 第19-20页 |
| ·科学实践哲学的主要思想 | 第20-21页 |
| 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思想 | 第21-22页 |
| ·理论基础与本研究主体的关联性 | 第22-23页 |
| 第3章 科普基地活动特色及作用分析 | 第23-33页 |
| ·科普基地的产生与发展 | 第23-25页 |
| ·科普基地的产生 | 第23页 |
| ·科普基地的发展 | 第23-25页 |
| ·科普基地的类型 | 第25-27页 |
| ·按照科普基地设施类别划分的科普基地 | 第25-26页 |
| ·按照受众群体划分的科普基地 | 第26-27页 |
| ·按照科普内容划分的科普基地 | 第27页 |
| ·科普基地活动分析 | 第27-29页 |
| ·科普基地的活动内容 | 第27页 |
| ·科普基地的活动方式 | 第27-29页 |
| ·科普基地活动的功能 | 第29-33页 |
| ·宣传辐射作用 | 第29页 |
| ·促进社会化 | 第29-30页 |
| ·提高公众科技素养 | 第30-33页 |
| 第4章 科普基地活动的作用机理 | 第33-39页 |
| ·科普基地活动的情境性 | 第33-35页 |
| ·科普基地活动的情境性的涵义 | 第33页 |
| ·科普基地活动情境性对提高科技素养的意义 | 第33-34页 |
| ·科普基地活动实现情境性的条件 | 第34-35页 |
| ·科普基地活动的参与性 | 第35-37页 |
| ·科普基地活动的参与性的涵义 | 第35页 |
| ·科普基地活动参与性对提高科技素养的意义 | 第35-36页 |
| ·科普基地活动实现参与性的条件 | 第36-37页 |
| ·科普基地活动的建构性 | 第37-39页 |
| ·科普基地活动的建构性的涵义 | 第37页 |
| ·科普基地活动的建构性对提高科技素养的意义 | 第37-38页 |
| ·科普基地活动实现建构性的条件 | 第38-39页 |
| 第5章 高效科普基地的建构思考 | 第39-48页 |
| ·科普基地活动功能实现的障碍分析 | 第39-40页 |
| ·科普基地活动实现情境性的障碍 | 第39页 |
| ·科普基地活动实现参与性的障碍 | 第39-40页 |
| ·科普基地活动实现建构性的障碍 | 第40页 |
| ·科普基地活动功能实现障碍产生根源 | 第40-42页 |
| ·科普基地活动设计理念落后 | 第40-41页 |
| ·科普基地活动的目标不明晰 | 第41页 |
| ·应试教育对学生参与科普基地活动积极性的消极影响 | 第41-42页 |
| ·缺乏公众参与科普基地建设理论指导 | 第42页 |
| ·科普基地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| 第42-44页 |
| ·主体性原则 | 第42-43页 |
| ·体验性原则 | 第43页 |
| ·系统性原则 | 第43-44页 |
| ·创造性原则 | 第44页 |
| ·加强科普基地建设的对策 | 第44-48页 |
| ·变革活动设计理念 | 第44-45页 |
| ·明确活动目标 | 第45-46页 |
| ·改变教育观念 | 第46页 |
| ·调动社会各方对科普基地的支持 | 第46-48页 |
| 第6章 结论 | 第48-49页 |
| ·阐明科普基地活动作用机理有助于提高公众科技素养 | 第48页 |
| ·采取多种途径可消除科普基地功能实现障碍 | 第48-4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4页 |
| 致谢 | 第54-55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55-56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