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--以外资银行市场准入为例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4页 |
第一节 研究银行监管的原因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研究外资银行监管的原因 | 第10-11页 |
第三节 研究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的原因 | 第11-12页 |
第四节 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之学术综述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外资银行与市场准入的界定 | 第14-20页 |
第一节 外资银行的界定 | 第14-17页 |
一、 学理上对外资银行的界定 | 第14-15页 |
二、 我国立法对外资银行的界定 | 第15-17页 |
第二节 市场准入的界定 | 第17-20页 |
一、 市场准入的界定 | 第17-18页 |
二、 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界定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立法的历史沿革 | 第20-24页 |
第一节 市场准入之综合性立法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市场准入之业务范围立法 | 第22-24页 |
一、 关于外汇业务的专门性规定 | 第22页 |
二、 关于人民币业务 | 第22-23页 |
三、 关于同业拆借市场业务 | 第23页 |
四、 关于其他业务 | 第23-24页 |
第四章 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原则和内容 | 第24-32页 |
第一节 各国外资银行监管的基本模式 | 第24-25页 |
一、 高度保护主义模式 | 第24-25页 |
二、 适度保护主义模式 | 第25页 |
三、 国民待遇模式 | 第25页 |
第二节 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基本原则 | 第25-28页 |
一、 保护主义原则 | 第26页 |
二、 国民待遇原则 | 第26-28页 |
三、 互惠原则 | 第28页 |
第三节 外资银行市场准入之内容 | 第28-32页 |
一、 机构准入监管 | 第28-30页 |
二、 业务准入监管 | 第30页 |
三、 人员准入监管 | 第30-32页 |
第五章 我国现行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法律评析及其建议 | 第32-45页 |
第一节 现行外资银行市场准入之基本内容 | 第32-36页 |
一、 机构准入监管 | 第32-34页 |
二、 业务准入监管 | 第34-35页 |
三、 人员准入监管 | 第35-36页 |
第二节 对外资银行机构准入的法律评析及其建议 | 第36-39页 |
一、 各国对外资银行机构准入之立法 | 第36页 |
二、 关于机构准入重点问题的法律评价及其建议 | 第36-39页 |
第三节 对外资银行业务准入监管的法律评析及其建议 | 第39-43页 |
一、 各国对外资银行业务准入监管之立法 | 第39-40页 |
二、 关于“人民币业务”的评价及建议 | 第40-41页 |
三、 关于业务准入监管的法律评价及建议 | 第41-43页 |
第四节 对外资银行人员准入监管的法律评析及其建议 | 第43-45页 |
一、 各国对外资银行人员准入监管之立法 | 第43-44页 |
二、 对外资银行人员准入监管之法律评价及建议 | 第44-45页 |
结论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