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府古辞题名通考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2 相和歌辞 | 第15-70页 |
·《江南》 | 第15-17页 |
·《东光》 | 第17-19页 |
·《薤露》 | 第19-21页 |
·《蒿里》 | 第21-22页 |
·《鸡鸣》 | 第22-24页 |
·《乌生》 | 第24-25页 |
·《平陵东》 | 第25-27页 |
·《陌上桑》 | 第27-30页 |
·《王子乔》 | 第30-31页 |
·《长歌行》三首 | 第31-34页 |
·《猛虎行》二首 | 第34-35页 |
·《君子行》 | 第35-37页 |
·《豫章行》 | 第37-38页 |
·《董逃行》二首 | 第38-40页 |
·《相逢行》 | 第40-42页 |
·《长安有狭斜行》 | 第42-43页 |
·《善哉行》 | 第43-45页 |
·《陇西行》 | 第45-47页 |
·《步出夏门行》 | 第47-49页 |
·《折杨柳行》 | 第49-50页 |
·《西门行》二首,“晋乐所奏”乐府古辞及本辞 | 第50-52页 |
·《东门行》二首,“晋乐所奏”乐府古辞及本辞 | 第52-54页 |
·《饮马长城窟行》 | 第54-55页 |
·《妇病行》 | 第55-56页 |
·《孤儿行》 | 第56页 |
·《雁门太守行》 | 第56-58页 |
·《艳歌何尝行》 | 第58-62页 |
·《艳歌行》二首 | 第62-63页 |
·《白头吟》二首,“魏晋乐所奏”乐府古辞及本辞 | 第63-66页 |
·《怨诗行》 | 第66-67页 |
·《满歌行》二首,“晋乐所奏”乐府古辞与本辞 | 第67-70页 |
3 杂曲歌辞 | 第70-78页 |
·《伤歌行》 | 第70-71页 |
·《悲歌行》 | 第71页 |
·《何尝》《艳歌何尝行》 | 第71-73页 |
·《前缓声歌》 | 第73-74页 |
·《东飞伯劳歌》 | 第74页 |
·《西洲曲》 | 第74-75页 |
·《长干曲》 | 第75-76页 |
·《枯鱼过河泣》 | 第76页 |
·《冉冉孤生竹》 | 第76页 |
·《乐府》 | 第76-77页 |
·《阿那瑰》 | 第77-78页 |
4 杂歌谣辞 | 第78-81页 |
·《渔父歌》 | 第78页 |
·《骊驹歌》 | 第78-79页 |
·《苏小小歌》 | 第79页 |
·《越谣》 | 第79-81页 |
5 新乐府辞 | 第81-82页 |
·《碌碌》 | 第81-82页 |
6 汉铙歌 | 第82-93页 |
·《朱鹭》 | 第82页 |
·《思悲翁》 | 第82-83页 |
·《艾如张》 | 第83页 |
·《上之回》 | 第83-84页 |
·《翁离》 | 第84页 |
·《战城南》 | 第84-85页 |
·《巫山高》 | 第85页 |
·《上陵》 | 第85-86页 |
·《将进酒》 | 第86页 |
·《君马黄》 | 第86-87页 |
·《芳树》 | 第87页 |
·《有所思》 | 第87-88页 |
·《雉子斑》 | 第88页 |
·《圣人出》 | 第88-89页 |
·《上邪》 | 第89页 |
·《临高台》 | 第89-90页 |
·《远如期》 | 第90-91页 |
·《石留》 | 第91页 |
·《务成》 | 第91页 |
·《玄云》 | 第91页 |
·《黄爵》 | 第91-92页 |
·《钓竿》 | 第92-93页 |
7 汉郊祀歌 | 第93-103页 |
·《练时日》 | 第94页 |
·《帝临》 | 第94页 |
·《青阳》 | 第94-95页 |
·《朱明》 | 第95-96页 |
·《西颢》 | 第96页 |
·《玄冥》 | 第96-97页 |
·《惟泰元》 | 第97页 |
·《天地》 | 第97页 |
·《日出入》 | 第97-98页 |
·《天马》 | 第98页 |
·《天门》 | 第98-99页 |
·《景星》 | 第99页 |
·《齐房》 | 第99-100页 |
·《后皇》 | 第100页 |
·《华烨烨》 | 第100页 |
·《五神》 | 第100-101页 |
·《朝陇首》 | 第101页 |
·《象载瑜》 | 第101-102页 |
·《赤蛟》 | 第102页 |
·《灵芝歌》 | 第102-103页 |
8 结语 | 第103-10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7-110页 |
致谢 | 第110-111页 |
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111页 |